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图索引 | 第11-12页 |
表索引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完全确定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化简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非完全确定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化简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粒计算理论在数字逻辑电路优化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0-24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21-24页 |
第2章 粒计算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2.1 粒计算基本组成 | 第24-26页 |
2.2 粒计算基本问题 | 第26-27页 |
2.3 粒计算与状态化简 | 第27-30页 |
2.3.1 等价关系 | 第27-28页 |
2.3.2 相容关系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粒计算的完全确定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化简算法 | 第32-54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32-34页 |
3.2 几种传统的状态化简方法 | 第34-42页 |
3.2.1 观察法 | 第34-36页 |
3.2.2 隐含表法 | 第36-39页 |
3.2.3 划分法 | 第39-41页 |
3.2.4 小结 | 第41-42页 |
3.3 状态化简并行算法 | 第42-45页 |
3.3.1 算法描述 | 第42-43页 |
3.3.2 实例分析 | 第43-45页 |
3.4 基于粒计算的状态化简算法 | 第45-51页 |
3.4.1 算法描述 | 第47-48页 |
3.4.2 实例分析 | 第48-51页 |
3.5 基于粒计算的状态化简改进算法 | 第51-53页 |
3.5.1 改进算法描述 | 第51-52页 |
3.5.2 实例分析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基于粒计算的非完全确定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化简算法 | 第54-78页 |
4.1 基本概念 | 第54-55页 |
4.2 传统的状态化简算法 | 第55-57页 |
4.3 基于粒计算的状态化简算法 | 第57-77页 |
4.3.1 算法步骤 | 第67-68页 |
4.3.2 实例分析 | 第68-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8-7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