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汽车 42V 电压的背景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1.3.1 42V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2 42V 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42V 动力系统原理和结构分析 | 第18-28页 |
2.1 42V 动力系统电气方案的选择 | 第18-19页 |
2.2 42V 动力系统的结构布置 | 第19-22页 |
2.3 42V 动力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22-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42V 动力系统建模、仿真及特性分析 | 第28-48页 |
3.1 ADVISOR 软件的介绍 | 第28-29页 |
3.2 42V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建模 | 第29-35页 |
3.2.1 整车参数的选取 | 第29-30页 |
3.2.2 部件参数的选取 | 第30页 |
3.2.3 发动机模型 | 第30-32页 |
3.2.4 ISG 电机模型 | 第32页 |
3.2.5 蓄电池模型 | 第32-33页 |
3.2.6 变速器模型 | 第33-34页 |
3.2.7 控制策略模型 | 第34-35页 |
3.3 42V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仿真 | 第35-41页 |
3.3.1 42V动力系统的模型框架的生成 | 第35-38页 |
3.3.2 循环工况的选取 | 第38-39页 |
3.3.3 加速和爬坡性能测试的参数设置 | 第39-41页 |
3.4 14V 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第41-43页 |
3.5 仿真结果和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3.5.1 42V 动力系统的仿真结果和特性分析 | 第43-45页 |
3.5.2 与 14V 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仿真结果的特性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42V 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及特性分析 | 第48-68页 |
4.1 42V 电力系统的储能装置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48-53页 |
4.1.1 汽车上的储能装置 | 第48-49页 |
4.1.2 36V 镍氢电池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49-51页 |
4.1.3 12V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4.2 42V 电力系统的电机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53-56页 |
4.2.1 汽车上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 | 第53-54页 |
4.2.2 42V ISG 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4.3 42V 混合动力汽车电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第56-60页 |
4.3.1 MATLAB/SIMULINK 软件和 SimPower Systems 模型库的介绍 | 第56-58页 |
4.3.2 42V 汽车电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第58-60页 |
4.4 仿真结果和特性分析 | 第60-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