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导电材料及其制品论文--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论文

基于统计技术的电线电缆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第11-13页
        1.2.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图第11-12页
        1.2.2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第12-13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基本理论第14-23页
    2.1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第14-16页
        2.1.1 质量的含义第14-15页
        2.1.2 质量管理的含义第15-16页
    2.2 产品质量波动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2.1 偶然因素第16页
        2.2.2 系统因素第16-17页
        2.2.3 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第17页
    2.3 统计技术基本理论第17-22页
        2.3.1 统计技术的分类第18页
        2.3.2 统计数据的分类第18-19页
        2.3.3 总体与样本第19页
        2.3.4 常用统计量第19-21页
            2.3.4.1 位置状况第19-20页
            2.3.4.2 离散程度第20-21页
        2.3.5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21页
        2.3.6 统计技术的作用第21-22页
    2.4 质量管理与统计技术的关系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生产工艺分析第23-33页
    3.1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简介第23-24页
    3.2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生产工艺流程第24-32页
        3.2.1 绝缘线芯挤制工序第25-27页
        3.2.2 线组绞合工序第27页
        3.2.3 内屏蔽工序第27-28页
        3.2.4 绞缆工序第28页
        3.2.5 铝护套工序第28-29页
        3.2.6 内衬层工序第29-30页
        3.2.7 铠装工序第30-31页
        3.2.8 外护套工序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绝缘线芯挤制工序质量控制第33-42页
    4.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第33-35页
        4.1.1 正交表第33-34页
        4.1.2 正交表的特点第34页
        4.1.3 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第34-35页
    4.2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绝缘线芯挤制工序质量控制第35-41页
        4.2.1 试验设计第35-36页
            4.2.1.1 明确试验目的第35页
            4.2.1.2 明确试验指标第35-36页
            4.2.1.3 影响绝缘线芯抗压缩力的主要因素及水平第36页
            4.2.1.4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第36页
        4.2.2 进行试验和试验结果第36-37页
        4.2.3 试验数据分析第37-41页
            4.2.3.1 直观分析第37-39页
            4.2.3.2 方差分析第39-41页
            4.2.3.3 最佳条件选择第41页
            4.2.3.4 试验条件的验证第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绝缘线芯挤制工序监控第42-55页
    5.1 控制图原理第42-44页
    5.2 控制图判稳与判异准则第44-45页
        5.2.1 判稳准则第44页
        5.2.2 判异准则第44-45页
    5.3 控制图在绝缘线芯挤制工序的应用第45-51页
        5.3.1 数据采集第45-48页
        5.3.2 控制图参数计算第48-49页
        5.3.3 绘制分析用控制图第49-51页
    5.4 控制图的分析第51-54页
        5.4.1 X-R控制图的分析第51页
        5.4.2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第51-53页
        5.4.3 分析过程能力指数第53-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页
    6.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创新者的行为动力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下一篇:国际气候谈判格局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建构主义身份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