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选题背景第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信息服务第15页
   ·农村信息服务第15页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第15-17页
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第17-22页
   ·国外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现状与发展第17页
   ·国内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现状与发展第17-20页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的功能与优势第18-19页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的特点第19页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第19-20页
   ·我国农村网吧信息服务存在背景分析第20-22页
     ·经济背景第20页
     ·环境背景第20页
     ·技术背景第20-21页
     ·政策背景第21-22页
第四章 农村网吧的信息服务分析——以常州市春江镇为例第22-36页
   ·农村网吧信息服务案例分析第22-25页
   ·农村网吧的基本情况概述第25-27页
     ·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概况第25页
     ·农村网吧的网民规模第25页
     ·农村网吧经营者思想文化素质第25-26页
     ·农村网吧的基础设施情况第26页
     ·农村地区网吧建设及管理情况第26-27页
   ·农村网吧的地位和作用第27-28页
     ·为农民提供了全新的娱乐方式第27页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第27页
     ·为农民提供了成功机会第27-28页
   ·农村网吧建设取得的成绩第28-29页
     ·农村网吧建设初成规模第28页
     ·农村网吧的经营状况较好第28-29页
     ·为农民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构筑了新的平台第29页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新文化设施的作用第29页
   ·农村网吧自身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农村网吧分布隐蔽不易管理第29页
     ·农村网吧无证照经营的问题普遍存在第29-30页
     ·网吧条件简陋,存在安全隐患第30页
     ·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严重第30-31页
     ·在国家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第31页
     ·上网容易诱发违法犯罪第31页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第31-32页
     ·农民文化程度低,利用信息能力弱第32页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第32页
   ·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2-36页
     ·网吧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操作第32-33页
     ·网吧的产生适应了农村青少年的需求第33页
     ·法制宣传简单呆板第33-34页
     ·管理上力度小,漏洞多第34页
     ·正规网吧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第34页
     ·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第34-36页
第五章 改善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的对策第36-43页
   ·加强政府在农村网吧信息服务的主导作用第36页
   ·狠抓普及电脑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第36-37页
   ·加强对农民宣传科技信息的致富作用第37页
   ·提高农村网吧管理人员水平第37-38页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第38页
   ·从实际出发制定市批制度第38-39页
   ·完善网络监控技术,加强文化安全建设第39-40页
     ·不同于其他的传统文化第39页
     ·完善网吧上网的实名准入制,依靠政策支持安全软件的开发第39-40页
     ·依靠先进技术,同时建设两套管理系统第40页
     ·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0页
   ·建立农村网吧超市第40-41页
     ·集中经营,解决好场地问题第40-41页
     ·改变管理部门被市场牵着走的局面第41页
     ·经营者和网民之间互相监督第41页
     ·让违规违法的经营者和上网人员无可趁之机第41页
     ·强化网吧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网吧上档次上水平第41页
   ·加强教育培训,落实规章制度第41-42页
   ·建立健全文化执法体系第42-43页
     ·我国的文化部门肩负着保护我国文化主权第42页
     ·文化执法权的有效运用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加以实施第42页
     ·监督体系之于文化执法权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第42-43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43-45页
   ·研究不足之处第43页
   ·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北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下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