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页 |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2章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冲击前情况 | 第15-23页 |
| 2.1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概况 | 第15-18页 |
| 2.1.1 产品背景 | 第15-16页 |
| 2.1.2 合作方介绍 | 第16-17页 |
| 2.1.3 产品的运作模式 | 第17页 |
| 2.1.4 产品投资方向 | 第17-18页 |
| 2.2 产品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 2.2.1 产品收益率测算 | 第18页 |
| 2.2.2 产品投资策略 | 第18-19页 |
| 2.2.3 产品市场风险分析及措施 | 第19页 |
| 2.2.4 信用风险分析及措施 | 第19-20页 |
| 2.3 风险控制方案 | 第20-23页 |
| 2.3.1 产品模式选择 | 第20-21页 |
| 2.3.2 产品运维管理 | 第21-22页 |
| 2.3.3 产品营销管理 | 第22-23页 |
| 第3章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 第23-30页 |
| 3.1 互联网背景下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及特点 | 第23-25页 |
| 3.2 互联网金融对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的冲击 | 第25-29页 |
| 3.2.1 互联网挑战下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结构变化 | 第25-28页 |
| 3.2.2 互联网挑战下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劣势分析 | 第28-29页 |
| 3.3 互联网挑战下同业理财产品变化 | 第29-30页 |
| 第4章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转型:北京农商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30-54页 |
| 4.1 互联网背景下银行客户需求调研 | 第30-36页 |
| 4.1.1 客户需求调研分析 | 第30-35页 |
| 4.1.2 客户行为特点分析 | 第35-36页 |
| 4.2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转型策略 | 第36-47页 |
| 4.2.1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单一投资”走向“创新投资” | 第36-37页 |
| 4.2.2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大众化”走向“专属化” | 第37-38页 |
| 4.2.3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传统式”走向“互联网式” | 第38-40页 |
| 4.2.4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 | 第40-43页 |
| 4.2.5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线下”扩展到“线上” | 第43-46页 |
| 4.2.6 稳健安心系列理财产品创新:从“柜面化”走向“系统化” | 第46-47页 |
| 4.3 北京农商银行转型成效 | 第47-54页 |
| 4.3.1 丰富产品投资配置品种,理财收益显著提高 | 第48页 |
| 4.3.2 打造互联网式新产品,丰富稳健安心产品线 | 第48-49页 |
| 4.3.3 转型开放式理财产品,产品操作流程不断优化 | 第49-51页 |
| 4.3.4 加大互联网渠道建设,新增客户数量明显增加 | 第51页 |
| 4.3.5 理财业务品牌建设已初见功效,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 第51-52页 |
| 4.3.6 业务管理体系还未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有待提升 | 第52-54页 |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4-55页 |
| 5.1 结论 | 第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