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台湾省论文

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第9-10页
  1、选题缘起第9页
  2、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1、重难点第11-12页
  2、创新点第12页
  3、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3-19页
 (一) 岛内政治生态环境第13-15页
  1. 台湾政治民主化第13-14页
  2. 岛内政权更替第14页
  3. 三度分裂加剧党力减退第14-15页
 (二) 两岸关系因素第15-17页
  1. 党际沟通平台第15-16页
  2. 大陆遏制"台独"的力量增强第16-17页
  3. 民间交流进一步深入第17页
 (三) 国际环境因素第17-19页
  1. 东亚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第17-18页
  2. 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萎缩第18-19页
二、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主要内容第19-35页
 (一) 明确定位与理念第19-21页
  1. 国民党改造的方向第20页
  2. 国民党政党属性的变化第20-21页
 (二) 再造组织架构第21-24页
  1. 党员重新登记第21-22页
  2. 改革基层党组织第22页
  3. 精简党工队伍第22-24页
 (三) 开放党内民主第24-27页
  1. 直选党主席第24-25页
  2. 中常会的变化第25-26页
  3. 公职人员产生方式的变化第26-27页
 (四) 重塑党的形象第27-31页
  1. 摆脱黑金政治第27-28页
  2. 改革党产党营事业第28-30页
  3. 创新政党运作机制第30-31页
 (五) 培养年轻人才第31-32页
  1. 订定四分之一条款第31页
  2. 改革原知青党部第31页
  3. "选训用合一"充实人才库第31页
  4. 成立"青年团"第31-32页
 (六) 整合"泛蓝"阵营第32-33页
  1. 三党问政组成联盟第32-33页
  2. 国亲整合有实质性进展第33页
 (七) 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大陆政策第33-35页
三、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效果及影响第35-49页
 (一) 对台湾政治结构的影响第35-36页
  1. 民主化运作方式取得积极效果第35页
  2. 党外合作基本形成第35-36页
 (二) 对国民党的影响第36-37页
  1. 国民党整体形象认可度提高第36-37页
  2. 族群融合本土化政策有利于政治前途第37页
 (三) 对台湾社会的影响第37-40页
  1. 加深了民众的大陆认知第37-38页
  2. 增进了民众的中国认同第38-39页
  3. 台湾民主统独立场的变化第39-40页
 (四)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第40-45页
  1. 两岸关系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第40-41页
  2.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第41页
  3. 两岸交流持续增多第41-45页
 (五) 改革后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第45-48页
  1. 黑金政治依然存在第45-46页
  2. 族群矛盾依然尖锐第46-47页
  3. "泛蓝"阵营并不坚固第47-48页
 (六) 新世纪国民党改革带来的启示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中国国民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第53-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关系“蜜月期”(1978-1989)文化交流研究
下一篇:“道义外交”与新中国对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