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烟道气脱硝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烟气脱硝技术概述 | 第12页 |
1.2.2 传统脱硝技术 | 第12-13页 |
1.2.3 新型脱硝技术 | 第13-14页 |
1.3 微藻烟气脱硝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微藻烟气固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微藻烟气脱硝固碳机理及工艺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5.1 微藻烟气脱硝机理 | 第15-16页 |
1.5.2 微藻烟气固碳机理 | 第16-17页 |
1.5.3 微藻烟气脱硝固碳的工艺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8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1-23页 |
2.1.1 实验藻种 | 第21页 |
2.1.2 实验水源 | 第21-22页 |
2.1.3 实验气源 | 第22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2.2.1 光生反应器 | 第23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1 藻种的培养 | 第24-25页 |
2.3.2 测试样品处理 | 第25页 |
2.4 检测表征方法 | 第25-28页 |
2.4.1 微藻生物质积累表征 | 第25-26页 |
2.4.2 微藻固碳脱硝效能表征 | 第26页 |
2.4.3 检测方法 | 第26-28页 |
第3章 不同水源下微藻脱硝固碳效能研究 | 第28-54页 |
3.1 不同水源下PFA藻种固碳效能研究 | 第28-34页 |
3.1.1 PFA藻种形貌表征 | 第28页 |
3.1.2 不同水源PFA生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 第28-30页 |
3.1.3 不同水源PFA固碳性能研究 | 第30-31页 |
3.1.4 不同水源PFA脱氮效能研究 | 第31-32页 |
3.1.5 其他水质分析 | 第32-34页 |
3.2 不同水源下L2藻种固碳效能研究 | 第34-39页 |
3.2.1 L2藻种形貌表征 | 第34页 |
3.2.2 不同水源L2生物质积累研究 | 第34-35页 |
3.2.3 不同水源L2固碳性能研究 | 第35-37页 |
3.2.4 不同水源L2脱氮效能研究 | 第37-38页 |
3.2.5 其他水质分析 | 第38-39页 |
3.3 不同水源下PFB藻种固碳效能研究 | 第39-45页 |
3.3.1 PFB藻种形貌表征 | 第39-40页 |
3.3.2 不同水源PFB生长特性研究 | 第40-41页 |
3.3.3 不同水源PFB固碳性能研究 | 第41-42页 |
3.3.4 不同水源PFB脱氮效能研究 | 第42-44页 |
3.3.5 其他水质分析 | 第44-45页 |
3.4 三株藻种脱硝效能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45-50页 |
3.4.1 三株藻种脱硝效能研究 | 第45-46页 |
3.4.2 微藻脱硝工艺优化研究 | 第46-50页 |
3.5 不同水源下三株微藻脱硝固碳效能综合分析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微藻用于实际烟道气脱硝固碳效能研究 | 第54-73页 |
4.1 PFA藻种用于实际烟道气脱硝固碳效能研究 | 第54-58页 |
4.1.1 PFA用于烟气处理环境效应分析 | 第54-57页 |
4.1.2 PFA藻生物质积累及固碳固氮效能分析 | 第57-58页 |
4.2 L2藻种用于实际烟道气脱硝固碳效能研究 | 第58-62页 |
4.2.1 L2用于烟气处理环境效应分析 | 第58-61页 |
4.2.2 L2藻种生物质积累及固碳固氮效能分析 | 第61-62页 |
4.3 PFA串联优化及PFB藻种实际烟道气脱硝固碳效能研究 | 第62-67页 |
4.3.1 PFA串联及PFB菌藻混合处理烟道气环境效应分析 | 第63-66页 |
4.3.2 生物质积累及固碳固氮效能分析 | 第66-67页 |
4.4 三株微藻用于实际烟道气脱硝固碳综合分析 | 第67-71页 |
4.4.1 微藻技术用于燃煤电厂实际烟气脱硝固碳效能综合分析 | 第67-69页 |
4.4.2 微藻用于燃煤电厂实际烟气处理生长代谢综合分析 | 第69-70页 |
4.4.3 藻液成分及污染效应综合分析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