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肝癌治疗现状 | 第11-12页 |
1.3 DNA损伤 | 第12-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15-19页 |
2.1 前言 | 第15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5-16页 |
2.3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16页 |
2.3.1 邻菲咯啉 5,6-二酮的合成 | 第16页 |
2.3.2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 | 第16页 |
2.4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 | 第16-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19-32页 |
3.1 前言 | 第19页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19-20页 |
3.3 细胞培养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3.4.1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 第21-22页 |
3.4.2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率 | 第22页 |
3.5 细胞自噬及其相关蛋白检测 | 第22-25页 |
3.5.1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第22-23页 |
3.5.2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3页 |
3.5.3 Western Blot | 第23-25页 |
3.5.3.1 提取细胞总蛋白 | 第23-24页 |
3.5.3.2 SDS-PAGE 电泳 | 第24页 |
3.5.3.3 转膜和封闭 | 第24-25页 |
3.5.3.4 抗体孵育 | 第25页 |
3.5.3.5 显影 | 第25页 |
3.6 结果讨论 | 第25-31页 |
3.6.1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25-31页 |
3.7 小结 | 第31-32页 |
4 菲并咪唑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研究 | 第32-41页 |
4.1 前言 | 第32页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4.3.1 细胞周期阻滞 | 第33页 |
4.3.2 细胞D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4.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4.3.4 WESTERN BLOT | 第34-35页 |
4.3.5 紫外-可见吸收滴定 | 第35页 |
4.3.6 荧光滴定 | 第35页 |
4.3.7 热变性 | 第35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4.4.1 细胞周期阻滞 | 第35-36页 |
4.4.2 DNA损伤 | 第36-37页 |
4.4.2.1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6-37页 |
4.4.2.2 WESTERN BLOT检测Γ-H2AX蛋白的表达 | 第37页 |
4.4.3 化合物与HEPG2 DNA相互作用 | 第37-39页 |
4.5 小结 | 第39-41页 |
5. 钌(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通过与DNA结合产生的抗肿瘤作用 | 第41-50页 |
5.1 前言 | 第41页 |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5.2.1 细胞株 | 第41页 |
5.2.2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5.2.3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5.3 钌(II)配合物的合成 | 第42-43页 |
5.3.1 配体(O-TFPIP)的合成 | 第42页 |
5.3.2 配体(P-CPIP)的合成 | 第42-43页 |
5.4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5.4.1 MTT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5.4.2 DNA结合实验 | 第44页 |
5.4.2.1 紫外-可见吸收滴定 | 第44页 |
5.4.2.2 荧光滴定 | 第44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5.5.1 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44-46页 |
5.5.2 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 | 第46-48页 |
5.5.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6-47页 |
5.5.2.2 荧光光谱 | 第47-48页 |
5.6 小结 | 第48-5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51-52页 |
综述 | 第52-63页 |
细胞凋亡 | 第52-53页 |
细胞自噬 | 第53-54页 |
程序性细胞坏死 | 第54页 |
细胞凋亡、自噬和程序性坏死之间关系 | 第54-55页 |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肿瘤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 第63-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