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2.1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9-21页 |
2.2 财务舞弊四因素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四因素理论概念 | 第21-22页 |
2.2.2 四因素理论四因子 | 第22-23页 |
2.3 国内外财务舞弊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2.3.1 国外财务舞弊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2.3.2 国内财务舞弊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2.3.3 小结 | 第29-30页 |
3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第30-55页 |
3.1 万福生科相关介绍 | 第30-34页 |
3.1.1 万福生科公司介绍 | 第30-31页 |
3.1.2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第31-33页 |
3.1.3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典型性 | 第33-34页 |
3.2 万福生科财务分析 | 第34-46页 |
3.2.1 财务报表的分析 | 第34-39页 |
3.2.2 财务比率的分析 | 第39-46页 |
3.3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第46-54页 |
3.3.1 虚增利润 | 第46-49页 |
3.3.2 虚增资产 | 第49-53页 |
3.3.3 隐瞒重大事项 | 第53-54页 |
3.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特点总结 | 第54-55页 |
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因子分析 | 第55-63页 |
4.1 财务舞弊的贪婪因子 | 第55-56页 |
4.1.1 万福生科——圈取资金 | 第55页 |
4.1.2 中介机构——沆瀣一气 | 第55页 |
4.1.3 地方政府——政治利益 | 第55-56页 |
4.2 财务舞弊的机会因子 | 第56-60页 |
4.2.1 内部机会因子分析 | 第56-57页 |
4.2.2 外部机会因子分析 | 第57-60页 |
4.3 财务舞弊的需要因子 | 第60-61页 |
4.3.1 股票发行 | 第60页 |
4.3.2 维护上市资格 | 第60-61页 |
4.4 财务舞弊的暴露因子 | 第61-63页 |
4.4.1 舞弊被发现和暴露的可能性 | 第61页 |
4.4.2 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 第61-63页 |
5 财务舞弊行为的防范对策——基于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的启示 | 第63-71页 |
5.1 完善道德环境 | 第63-64页 |
5.2 减少财务舞弊机会 | 第64-67页 |
5.2.1 减少内部财务舞弊机会 | 第64-65页 |
5.2.2 减少外部财务舞弊机会 | 第65-67页 |
5.3 降低不良需求 | 第67-69页 |
5.3.1 合理上市 | 第67-68页 |
5.3.2 改革发行体制,完善相关制度 | 第68-69页 |
5.4 加大惩罚力度 | 第69-71页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