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 1.2.2 基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 1.2.3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复杂系统事故分析研究 | 第17-23页 |
| 2.1 传统事故分析方法讨论 | 第17-19页 |
| 2.1.1 传统事故分析方法局限性的原因 | 第17页 |
| 2.1.2 安全性与可靠性关系 | 第17-19页 |
| 2.2 复杂系统事故分析 | 第19-22页 |
| 2.2.1 系统论概述 | 第19-20页 |
| 2.2.2 基于系统论的事故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系统论的复杂系统事故分析模型 | 第23-32页 |
| 3.1 基于系统论的复杂系统事故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 3.1.1 事故模型构建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 第23页 |
| 3.1.2 系统思维构建模型的主要思想 | 第23-24页 |
| 3.2 复杂系统事故因素 | 第24-28页 |
| 3.2.1 事故因素的提取原则 | 第24-25页 |
| 3.2.2 复杂系统事故因素的选取 | 第25-28页 |
| 3.3 集成DEMATEL-ISM方法 | 第28-31页 |
| 3.3.1 集成DEMATEL-ISM方法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 3.3.2 DEMATE方法 | 第29-30页 |
| 3.3.3 ISM模型 | 第30-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实证研究:城市自来水系统事故分析模型 | 第32-53页 |
| 4.1 案例背景 | 第32-34页 |
| 4.1.1 单位简介 | 第32-33页 |
| 4.1.2 主要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 4.2 事故致因因素详述 | 第34-35页 |
| 4.3 计算过程与分析 | 第35-47页 |
| 4.3.1 计算过程 | 第35-43页 |
| 4.3.2 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 4.4 对策讨论 | 第47-51页 |
| 4.4.1 控制结构分析 | 第47-49页 |
| 4.4.2 政府主体的杠杆解 | 第49-51页 |
| 4.4.3 公众主体的杠杆解 | 第5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论文结论 | 第53页 |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53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A | 第58-61页 |
| 附录B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