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1页 |
1.1 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1 放射医疗防护的目的 | 第18页 |
1.1.2 随机性效应 | 第18-19页 |
1.2 研究医疗辐射防护管理的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1.2.1 选题原因 | 第19-2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2.1 个人剂量监测 | 第21-22页 |
2.2.2 职业健康检查 | 第22页 |
2.2.3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 第22页 |
2.2.4 设备性能检测 | 第22页 |
2.2.5 工作场所防护检测 | 第22页 |
2.2.6 放射工作场所 | 第22页 |
2.2.7 事故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 | 第22-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32页 |
3.1 放射诊疗许可 | 第23-24页 |
3.2 放射工作人员医院管理情况调查 | 第24-26页 |
3.3 放射医务人员培训总数(2013-2014年度)情况 | 第26页 |
3.4 设备类型及设备状态检测情况 | 第26-32页 |
3.4.1 射线装置分类原则 | 第26页 |
3.4.2 设备类型表 | 第26-29页 |
3.4.3 医疗设备检测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3.4.4 放射防护用品情况调查 | 第30-31页 |
3.4.5 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及警示情况调查 | 第31页 |
3.4.6 16家三甲医院应急预案情况 | 第31-3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2-38页 |
4.1 开展放射业务的单位必须具备放射诊疗许可证 | 第32-33页 |
4.2 放射工作人员执业情况 | 第33页 |
4.3 放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 | 第33-35页 |
4.4 医疗机构开展的业务和设备配备情况及性能检测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5 工作人员及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分析 | 第36页 |
4.6 工作场所防护检测及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情况 | 第36-37页 |
4.7 医疗机构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第5章 对我省放射防护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 第38-46页 |
5.1 改革我省放射监督机构的管理与设置 | 第38-40页 |
5.2 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法制宣传和教育 | 第40-43页 |
5.3 严格把关建设项目的评价严守防护标准 | 第43页 |
5.4 加大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 | 第43-44页 |
5.5 严格《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发放及管理 | 第44页 |
5.6 进一步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的管理 | 第44-45页 |
5.7 加强对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的管理 | 第45页 |
5.8 严格履职,加大放射卫生监督力度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