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铜铝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铜与铝焊接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2.2 铜铝焊接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铜铝钎焊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铜/铝接头的耐腐蚀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第18-2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材料及加工方法 | 第18-1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2 试件加工及焊前处理 | 第19页 |
2.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2.3.1 焊接设备 | 第19-20页 |
2.3.2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20页 |
2.3.3 浸泡腐蚀试验 | 第20-21页 |
2.3.4 晶间腐蚀试验 | 第21页 |
2.3.5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21-22页 |
2.3.6 接头剪切强度试验及断口分析 | 第22-23页 |
2.3.7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钎焊工艺的优化和钎料显微组织分析 | 第24-31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铜/铝焊接结构 | 第24-25页 |
3.2.1 铜/铝管不等间隙结构 | 第24-25页 |
3.2.2 铜/铝板焊接结构 | 第25页 |
3.3 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参数对铜/铝接头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4 铜铝药芯焊丝 | 第26-27页 |
3.5 钎料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27-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铜/铝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 第31-41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铜/铝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1-35页 |
4.3 接头显微硬度测试 | 第35-37页 |
4.4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4.4.1 铜/铝板剪切强度测试 | 第37-38页 |
4.4.2 铜/铝管拉伸强度测试 | 第38页 |
4.5 断口形貌分析 | 第38-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铜/铝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 第41-50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铜/铝接头浸泡腐蚀试验 | 第41-45页 |
5.2.1 腐蚀接头宏观形貌观察 | 第41-43页 |
5.2.2 腐蚀后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第43-45页 |
5.3 晶间腐蚀 | 第45-46页 |
5.4 铜/铝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 第46-49页 |
5.4.1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6-48页 |
5.4.2 电化学腐蚀微观形貌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射频天线黄铜振子感应钎焊气孔问题分析 | 第50-56页 |
6.1 引言 | 第50-51页 |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51-52页 |
6.3 钎料的润湿与铺展 | 第52-53页 |
6.4 焊后 X 射线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6.5 焊后 PIM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4-5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