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7-42页 |
1.1 应用于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天然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 第18-31页 |
1.1.1 金鸡纳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 第19-26页 |
1.1.2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及其衍生物 | 第26-29页 |
1.1.3 鹰爪豆碱及其类似物 | 第29-31页 |
1.2 有机催化的β-酮酸酯不对称α-羟基化与卤化反应 | 第31-36页 |
1.2.1 不对称α-羟基化反应 | 第31-34页 |
1.2.2 不对称卤化反应 | 第34-36页 |
1.3 C_(18)型二萜生物碱 | 第36-40页 |
1.3.1 C_(18)型二萜生物碱结构特征 | 第36-37页 |
1.3.2 C_(18)型二萜生物碱的结构改造 | 第37-4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40-42页 |
2 C_(18)型二萜生物碱结构改造 | 第42-79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2.2.1 N原子上的结构改造 | 第43-46页 |
2.2.2 C8与C9位羟基醚化与酯化 | 第46-47页 |
2.2.3 C8与C9位羟基缩醛保护 | 第47-55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55-77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2.3.2 实验试剂与来源 | 第56页 |
2.3.3 N原子上的结构改造 | 第56-61页 |
2.3.4 C8与C9位羟基醚化与酯化 | 第61-64页 |
2.3.5 C8与C9位羟基缩醛保护 | 第64-7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3 C_(18)型二萜生物碱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羟基化 | 第79-115页 |
3.1 引言 | 第79-8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80-105页 |
3.2.1 高乌甲素衍生物催化活性考查 | 第80-85页 |
3.2.2 高乌甲素衍生物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85-87页 |
3.2.3 高乌甲素衍生物催化反应底物拓展 | 第87-90页 |
3.2.4 30%H_2O_2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90-94页 |
3.2.5 30%H_2O_2氧化反应底物拓展 | 第94-97页 |
3.2.6 冉乌头碱衍生物催化活性研究 | 第97-99页 |
3.2.7 冉乌头碱衍生物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99-101页 |
3.2.8 冉乌头碱衍生物催化反应底物拓展 | 第101-103页 |
3.2.9 C_(18)型二萜生物碱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羟基化机理探讨 | 第103-105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105-113页 |
3.3.1 实验仪器 | 第105-106页 |
3.3.2 实验试剂与来源 | 第106页 |
3.3.3 C_(18)型二萜生物碱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羟基化 | 第106-11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4 C_(18)型二萜生物碱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氯化反应 | 第115-133页 |
4.1 引言 | 第11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3页 |
4.2.1 手性天然产物及药物催化活性考查 | 第115-118页 |
4.2.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118-121页 |
4.2.3 反应底物拓展 | 第121-122页 |
4.2.4 反应机理研究 | 第122-123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123-131页 |
4.3.1 实验仪器 | 第123-124页 |
4.3.2 实验试剂与来源 | 第124-125页 |
4.3.3 C_(18)型二萜生物碱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氯化 | 第125-13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6页 |
5.1 结论 | 第133-134页 |
5.2 创新点 | 第134页 |
5.3 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作者简介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