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页 |
1.5 创新点 | 第11-13页 |
2.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1.1 隧道挖掘的方式 | 第13页 |
2.1.2 股权结构与隧道行为的关系 | 第13页 |
2.1.3 隧道挖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第13-15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1 隧道挖掘的方式 | 第15页 |
2.2.2 隧道挖掘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2.2.3 隧道挖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第16-17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3.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3.1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8页 |
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3.2.1 第一类代理理论 | 第19页 |
3.2.2 第二类代理理论 | 第19页 |
3.3 关联交易理论 | 第19-20页 |
3.3.1 关联方定义 | 第19-20页 |
3.3.2 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 第20页 |
3.4 隧道挖掘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3.4.1 关联交易与隧道挖掘的关系 | 第21-23页 |
4.案例分析 | 第23-44页 |
4.1 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4.2 亚星化学关联交易型隧道挖掘案例简介 | 第24-27页 |
4.3 亚星化学大股东关联交易型隧道挖掘方法分析 | 第27-34页 |
4.3.1 利用关联购销关系转移资源 | 第27-30页 |
4.3.2 利用关联租赁转移盈余 | 第30-31页 |
4.3.3 利用相互拆借占用资金 | 第31-33页 |
4.3.4 利用关联担保占用资金 | 第33-34页 |
4.3.5 利用股权收购转移集团不良资产 | 第34页 |
4.4 亚星化学进行隧道挖掘后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34-39页 |
4.4.1 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受到不良影响 | 第35-37页 |
4.4.2 中小股东权益严重受损 | 第37-39页 |
4.4.3 无法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目标 | 第39页 |
4.5 亚星化学公司治理机制与隧道挖掘的关系 | 第39-44页 |
4.5.1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隧道挖掘行为发展关系 | 第40-42页 |
4.5.2 企业外部管理机制与隧道挖掘行为发展关系 | 第42-44页 |
5.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5.2.1 完善股权体系 | 第45页 |
5.2.2 改进董事会结构特征 | 第45-46页 |
5.2.3 改进监事会的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5.2.4 构建激励监管体系 | 第47页 |
5.2.5 改进企业外部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5.2.6 完善会计准则 | 第48页 |
5.2.7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