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预警模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1-20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降雨入渗的基本理论第12-13页
        1.2.2 降雨条件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第13-14页
        1.2.3 降雨诱发滑坡的预警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线路第18-20页
第2章 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的地质特性及规律第20-27页
    2.1 地质规律第20-27页
        2.1.1 地层岩性第20-22页
        2.1.2 地形地貌第22-25页
        2.1.3 坡体结构第25-27页
第3章 室内降雨滑坡模型试验第27-48页
    3.1 滑坡模型试验目的及方案第27-28页
        3.1.1 试验目的第27页
        3.1.2 试验方案第27-28页
    3.2 模型试验装置第28-31页
        3.2.1 模型槽第28页
        3.2.2 降雨模拟系统第28-30页
        3.2.3 测量系统第30-31页
    3.3 室内土样的配置及力学参数测试第31-34页
        3.3.1 基本物理性质第31-32页
        3.3.2 抗剪强度测试设备第32-33页
        3.3.3 抗剪强度测试方案及结果第33-34页
    3.4 模型试验步骤第34-35页
    3.5 模型试验结果第35-42页
        3.5.1 20°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5-36页
        3.5.2 25°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6-37页
        3.5.3 30°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7-38页
        3.5.4 35°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8-39页
        3.5.5 40°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9-40页
        3.5.6 45°试验现象及结果第40-41页
        3.5.7 50°试验现象及结果第41-42页
    3.6 试验结果分析第42-48页
        3.6.1 降雨入渗结果第42-43页
        3.6.2 滑床坡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第43-44页
        3.6.3 位移变化规律第44-45页
        3.6.4 变形破坏演化规律第45-47页
        3.6.5 滑坡变形失稳孔压临界值第47-48页
第4章 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的数值模拟计算第48-75页
    4.1 数值模拟计算原理第48-50页
        4.1.1 非饱和降雨入渗原理第48-49页
        4.1.2 稳定性计算原理第49-50页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4.3 数值计算的边界条件第51页
    4.4 数值计算的参数选取第51-52页
    4.5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52-73页
        4.5.1 滑床为 20°结果分析第52-55页
        4.5.2 滑床为 25°结果分析第55-58页
        4.5.3 滑床为 30°结果分析第58-61页
        4.5.4 滑床为 35°结果分析第61-64页
        4.5.5 滑床为 40°结果分析第64-67页
        4.5.6 滑床为 45°结果分析第67-70页
        3.5.7 滑床为 50°结果分析第70-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的预警模型第75-83页
    5.1 预警模型的思路第75-76页
    5.2 预警模型的建立第76-79页
    5.3 预警实例第79-83页
        5.3.1 滑坡基本特征第79-81页
        5.3.2 降雨条件下龙井湾滑坡预警模型第81-83页
结论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首秦公司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工商机关网络商业监管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