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沱江流域(内江段)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固持能力测算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课题来源及立题意义第13-16页
        1.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1.2 选题背景和立题意义第13-16页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难点第16-17页
        1.2.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2.2 论文预期成果第16-17页
        1.2.3 论文难点第17页
    1.3 论文创新第17-18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8-34页
    2.1 土壤有机碳定义与基本内涵第18-19页
    2.2 农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第19-31页
        2.2.1 农田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储量第19-20页
        2.2.2 农田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第20-22页
        2.2.3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方法第22-25页
        2.2.4 农田土壤有机碳稳定机理第25-26页
        2.2.5 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第26-31页
    2.3 研究区已有研究第31-32页
    2.4 研究评述第32-34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34-51页
    3.1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第34-39页
        3.1.1 自然地理第34-37页
        3.1.2 地质背景第37-39页
    3.2 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第39-40页
    3.3 社会经济及工农业发展概况第40-41页
        3.3.1 经济社会概况第40页
        3.3.2 主要农业种植概况第40-41页
    3.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第41-51页
        3.4.1 研究思路第41页
        3.4.2 技术路线第41-43页
        3.4.3 研究方法第43-51页
第4章 典型研究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基本特征第51-78页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第51-52页
    4.2 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第52-54页
    4.3 水平综合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分布第54-59页
    4.4 农田作物根系土有机碳特征第59-61页
    4.5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第61-64页
    4.6 土壤有机碳与元素相关性特征第64-76页
        4.6.1 有益元素第64-69页
        4.6.2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态第69-73页
        4.6.3 土壤重金属元素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典型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分析第78-100页
    5.1 不同地层单元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78-81页
    5.2 不同第四系成因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81-84页
    5.3 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84-85页
    5.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85-89页
    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89-93页
    5.6 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中有机碳影响第93-94页
    5.7 不同 PH 值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第94-96页
    5.8 维持和提高沱江流域(内江段)土壤有机碳措施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流域土壤有机碳库存特征、固碳饱和容量测算探讨第100-113页
    6.1 中国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第100-101页
    6.2 典型研究区土壤固碳持续期估测第101-105页
    6.3 典型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固定饱和容量测算第105-107页
        6.3.1 旱地饱和容量测算第105-106页
        6.3.2 稻田饱和容量测算第106-107页
        6.3.3 土壤有机碳碳储量测算第107页
    6.4 沱江流域(内江段)土壤有机碳饱和固碳测算第107-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结论与讨论第113-118页
    结论第113-116页
    讨论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理环境信息监测中的能量有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下一篇:数据驱动业务模式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