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泵论文--叶片式泵论文--离心泵论文

压缩系统过失速动态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1.1.1 气动稳定性问题第16-17页
        1.1.2 压缩系统的过失速现象第17页
        1.1.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1.3 本文研究工作第22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22-24页
第二章 压缩系统过失速动态理论模型研究第24-44页
    2.1 基本假设第24页
    2.2 压缩系统类型及单元组成第24-26页
    2.3 单元参数第26-32页
        2.3.1 单元几何参数及偏转角计算第26-27页
        2.3.2 压缩单元第27-28页
        2.3.3 涡轮单元第28-29页
        2.3.4 燃烧单元第29页
        2.3.5 喷管单元第29-30页
        2.3.6 分流单元第30-31页
        2.3.7 混合单元第31-32页
    2.4 掺混系数第32-33页
    2.5 周向扰动的描述方法第33页
    2.6 数学模型第33-41页
        2.6.1 控制体边界通量和表面压力第34-36页
        2.6.2 体积力第36-38页
        2.6.3 压气机、涡轮功第38页
        2.6.4 燃烧热第38页
        2.6.5 基本变量时间导数第38-39页
        2.6.6 控制体边界参数计算第39-40页
        2.6.7 时间推进方法第40页
        2.6.8 边界条件第40页
        2.6.9 初始条件第40-41页
    2.7 发动机控制规律第41-43页
    2.8 逼、退喘过程模拟方法第43-44页
第三章 基于VC++的过失速模拟软件的设计与使用第44-55页
    3.1 软件概述第44-45页
        3.1.1 软件名称及功能第44页
        3.1.2 开发语言及平台第44页
        3.1.3 运行环境第44-45页
    3.2 软件结构设计第45-47页
        3.2.1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第45页
        3.2.2 发动机模块化建模方法第45-46页
        3.2.3 算法函数库的建立第46页
        3.2.4 过失速模拟系统的功能层次设计第46-47页
    3.3 界面设计与使用第47-55页
        3.3.1 主界面第47-48页
        3.3.2 总体参数设置第48页
        3.3.3 通用参数设置第48-49页
        3.3.4 部件参数设置第49-51页
        3.3.5 计算参数设置第51-52页
        3.3.6 工作点查看器第52-55页
第四章 压缩部件过失速动态过程模拟第55-70页
    4.1 压缩部件几何结构第55页
    4.2 压缩部件喘振模拟第55-59页
    4.3 压缩部件旋转失速模拟第59-63页
    4.4 压缩部件退喘过程模拟第63-66页
    4.5 压缩部件退出旋转失速过程过程模拟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发动机过失速动态过程模拟第70-84页
    5.1 涡喷发动机算例分析第70-75页
        5.1.1 涡喷发动机几何结构第70页
        5.1.2 涡喷发动机喘振模拟第70-73页
        5.1.3 涡喷发动机旋转失速模拟第73-75页
    5.2 涡扇发动机算例分析第75-82页
        5.2.1 涡扇发动机几何结构第75-76页
        5.2.2 涡扇发动机喘振模拟第76-79页
        5.2.3 涡扇发动机旋转失速模拟第79-82页
    5.3 尾喷管容腔对喘振频率的影响第82-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6.1 总结第84页
    6.2 创新点第84页
    6.3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C4扩散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下一篇:MACC1、C-Met、CTEN在食管胃交界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