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论第8-11页
第一章、汐社考论第11-19页
 第一节、汐社考证第11-15页
  一、汐社成员概况第11-12页
  二、诗社活动年代与过程第12-14页
  三、汐社组织的活动第14-15页
 第二节、汐社成立的历史背景第15-19页
  一、文人的群体化与吴越雅集遗风第15-18页
  二、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宋末遗民诗社第18-19页
第二章、汐社诗人诗作研究第19-51页
 第一节、诗歌的主题取向第19-37页
  一、对家国命运的悲鸣与反思第19-23页
  二、对文人自身命运的关注第23-26页
  三、寄情山水、求禅问道第26-30页
  四、红颜薄命——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第30-33页
  五、铙歌遣将——汐社诗人的军事主题第33-37页
 第二节、诗歌意象研究第37-42页
  一、壮美的意象第37-40页
  二、新奇冷怪的意象第40-42页
 第三节、汐社遗民笔下高频词汇的原型意义分析第42-51页
  一、发楚声、作楚歌、怀楚人——楚字在遗民诗人心中的文化意蕴第43-46页
  二、听猿思楚宿,失鹤梦南征——梦字在遗民诗人心中的文化意蕴第46-48页
  三、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冬青的政治象征意义第48-51页
第三章、诗歌理论主张与影响第51-62页
 第一节、诗歌主张与其创作风貌的关系第51-57页
  一、复古与宗唐——不囿于门户之见的诗歌反思第51-53页
  二、修正温柔敦厚、有补时政的儒家诗教观第53-56页
  三、"诗为心生,文如其人"的创作理念第56-57页
 第二节、影响第57-62页
  一、诗风的"变"与"拓"第57-58页
  二、从明清到近代第58-62页
结语第62-63页
注释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汐社遗民活动简表第69-71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才子佳人小说题名研究
下一篇:近代岭南文言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