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4-5页 |
第一部分 超重与正常体重过敏性哮喘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尘螨皮肤点刺试验强度分析 | 第5-19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8-1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1.2 SPT | 第9页 |
1.3 结果判定 | 第9页 |
1.4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第9页 |
1.5 指标方法 | 第9页 |
1.6 统计学分析 | 第9-10页 |
2 结果 | 第10-13页 |
2.1 两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尘螨SI及组胺皮丘直径的比较 | 第10页 |
2.2 两组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尘螨SI及组胺直径的变化情况 | 第10-12页 |
2.3 两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尘螨SI下降程度的比较 | 第12-13页 |
3 讨论 | 第13-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过敏性哮喘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非尘螨类皮肤点刺试验皮肤指数变化的分析 | 第19-29页 |
摘要中文 | 第19-20页 |
英文摘要 | 第20-21页 |
前言 | 第21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1.1 病例资料 | 第21-22页 |
1.2 皮肤点刺试验(SPT) | 第22页 |
1.3 结果判定 | 第22页 |
1.4 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 | 第22页 |
1.5 方法 | 第22页 |
1.6 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4页 |
2.1 经6月、1 年治疗后屋尘螨SI、粉尘螨SI、组胺直径变化情况 | 第22-23页 |
2.2 经6个月、1 年治疗后非尘螨类过敏原SPT强度变化情况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文献综述 哮喘与肥胖的相关性及治疗 | 第29-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文章目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