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Cd污染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Cd污染现状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 第11-13页 |
1.1.2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 第13-15页 |
1.2 Si对Cd毒害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Si对植物Cd毒害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2 Si对植物重金属毒害的解毒机理 | 第16-18页 |
1.3 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非木本植物Cd毒害的转录组测序研究 | 第18-19页 |
1.3.2 木本植物Cd毒害的转录组测序研究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Si对Cd胁迫下I-214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 第21-37页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1.3 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第22-27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2.2.1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长势的影响 | 第28页 |
2.2.2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生长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3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第29页 |
2.2.4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5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2.2.6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7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超氧自由基(O_2~-·)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2.2.8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9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非酶抗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2.2.10 施加Si对Cd胁迫下I-214杨Cd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4页 |
2.4 小结 | 第34-37页 |
第三章 Si对Cd胁迫下1-214杨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 第37-5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3.2.1 建库测序流程 | 第37-38页 |
3.2.2 生物学信息分析流程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2页 |
3.3.1 样品总RNA纯度和浓度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3.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第40-41页 |
3.3.3 原始序列与参考序列对比分析 | 第41页 |
3.3.4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5 样品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42页 |
3.3.6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42-44页 |
3.3.7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第44-47页 |
3.3.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第47-50页 |
3.3.9 实时定量荧光PCR验证 | 第50-51页 |
3.3.10 SNP和InDel分析 | 第51页 |
3.3.11 新转录本预测 | 第51-52页 |
3.4 讨论 | 第52-53页 |
3.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