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方向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9-10页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比较 | 第11-18页 |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2.1.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第11-13页 |
2.1.2 传统旅游景区发展研究 | 第13-14页 |
2.1.3 价值链理论研究 | 第14页 |
2.1.4 集群经济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1.5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 第15页 |
2.1.6 平台经济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比较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传统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8页 |
3.1 传统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第18-19页 |
3.2 传统旅游景区的经营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3.2.1 传统竞争优势转化为发展核心刚性 | 第19页 |
3.2.2 市场结构改变导致话语权下降 | 第19-21页 |
3.2.3 全新市场环境带来机遇与困境并存 | 第21-22页 |
3.3 传统旅游景区主要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3.3.1 观念滞后 | 第22-23页 |
3.3.2 体制阻力 | 第23-24页 |
3.3.3 资产隐化 | 第24-25页 |
3.3.4 人才洼地 | 第25页 |
3.3.5 发展迷途 | 第25-26页 |
3.4 传统旅游景区分析的系统反思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的困境解析 | 第28-37页 |
4.1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解与认识 | 第28-30页 |
4.1.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理解 | 第28-29页 |
4.1.2 商业模式创新的关注倾向 | 第29-30页 |
4.2 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应用环境 | 第30-32页 |
4.3 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应用时机 | 第32-33页 |
4.4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的困境解析 | 第33-37页 |
4.4.1 价值链解析 | 第33-34页 |
4.4.2 价值关系模型解析 | 第34-35页 |
4.4.3 利润池解析 | 第35页 |
4.4.4 平台生态圈解析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途径探索 | 第37-49页 |
5.1 围绕多元化价值链改造实现结构转型 | 第37-42页 |
5.1.1 重新定义传统景区价值主张 | 第37-38页 |
5.1.2 重新确定传统景区角色定位 | 第38-39页 |
5.1.3 重新规划传统景区经营布局 | 第39-40页 |
5.1.4 逐步推进传统景区结构转型 | 第40-42页 |
5.2 围绕新型价值关系改造构建商业平台生态圈 | 第42-45页 |
5.2.1 重新认识传统景区价值产生渠道 | 第42-43页 |
5.2.2 重新打造传统景区价值关系模型 | 第43-44页 |
5.2.3 重新思考传统景区经营管理边界 | 第44-45页 |
5.3 围绕生态圈成长形成全新竞争与发展模式 | 第45-49页 |
5.3.1 用全新的竞争策略替代传统竞争策略 | 第46-47页 |
5.3.2 用生态圈成长策略带动旅游景区发展策略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实证与应用 | 第49-62页 |
6.1 旅游景区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 | 第49-53页 |
6.1.1 深圳华侨城与万达旅游城的造城模式 | 第49-51页 |
6.1.2 广州长隆的嵌入模式 | 第51-52页 |
6.1.3 浙江乌镇的社区模式 | 第52-53页 |
6.2 传统旅游景区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尝试 | 第53-62页 |
6.2.1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概况及发展历程 | 第53-55页 |
6.2.2 鼋头渚打造旅游平台生态圈的基础条件 | 第55页 |
6.2.3 鼋头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设计及实施步骤 | 第55-59页 |
6.2.4 鼋头渚商业模式创新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59-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2-6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