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金属纳米簇概述 | 第12页 |
1.2 金属纳米簇的制备 | 第12-18页 |
1.2.1 以巯基类化合物为模板 | 第12-13页 |
1.2.2 以树枝状大分子为模板 | 第13-15页 |
1.2.3 以多肽蛋白质为模板 | 第15-16页 |
1.2.4 以寡核苷酸链为模板 | 第16-18页 |
1.3 金属纳米簇在传感体系中的应用 | 第18-25页 |
1.3.1 在金属离子检测方面 | 第18-20页 |
1.3.2 在生物小分子检测方面 | 第20-21页 |
1.3.3 在核酸蛋白质检测方面 | 第21-23页 |
1.3.4 在生物光学成像方面 | 第23-25页 |
1.4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基于以富T碱基序列为模板的铜纳米簇的荧光增强效应高灵敏检测ATP | 第27-41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2.2.2 以富T碱基序列为模板的铜纳米簇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9页 |
2.2.3 ATP测定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2.2.4 ATP的检测 | 第30页 |
2.2.5 细胞裂解液中ATP的检测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2.3.2 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2页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32-36页 |
2.3.4 缓冲液中的ATP检测 | 第36-37页 |
2.3.5 ATP检测的选择性考察 | 第37-38页 |
2.3.6 细胞裂解液中ATP的检测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基于以发夹状富T碱基为模板的铜纳米簇对T4 PNK的检测 | 第41-55页 |
3.1 前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3.2.2 以发夹状富T碱基为模板铜纳米簇的合成 | 第43页 |
3.2.3 T4 PNK检测的可行性考察 | 第43页 |
3.2.4 缓冲液中T4 PNK的活性考察 | 第43-44页 |
3.2.5 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的考察 | 第44页 |
3.2.6 细胞裂解液中T4 PNK活性的考察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3.1 实验的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3.3.2 实验的可行性考察 | 第45-46页 |
3.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46-50页 |
3.3.4 缓冲液中T4 PNK的活性分析 | 第50-51页 |
3.3.5 T4 PNK活性检测的选择性考察 | 第51-52页 |
3.3.6 细胞裂解液中T4 PNK的活性分析 | 第52-53页 |
3.3.7 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的考察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双链DNA为模板的铜纳米簇对T4 PNKP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 第55-68页 |
4.1 前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6页 |
4.2.2 以双链DNA为模板的铜纳米簇的合成 | 第56-57页 |
4.2.3 T4 PNKP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页 |
4.2.4 缓冲液中T4 PNKP的活性分析 | 第57页 |
4.2.5 抑制剂对T4 PNKP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6 复杂生物体系中T4 PNKP的活性分析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7页 |
4.3.1 实验的基本原理 | 第58-59页 |
4.3.2 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59-60页 |
4.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60-63页 |
4.3.4 缓冲液中T4 PNKP的活性分析 | 第63-65页 |
4.3.5 T4 PNKP活性检测的特异性 | 第65页 |
4.3.6 复杂生物体系中T4 PNKP的活性分析 | 第65-66页 |
4.3.7 抑制剂对T4 PNKP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