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延续视角下的“老字号”品牌形象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1 选题目的 | 第13页 |
1.3.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7页 |
2.1 “老字号”定义 | 第16-17页 |
2.2 品牌形象解析 | 第17-21页 |
2.2.1 品牌形象 | 第17-20页 |
2.2.2 品牌形象设计 | 第20-21页 |
2.3 “老字号”品牌形象 | 第21-25页 |
2.3.1 历史文化价值 | 第21-23页 |
2.3.2 特殊符号标志 | 第23-25页 |
2.3.3 地域民俗情怀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3.1 视觉识别性差 | 第27-29页 |
3.1.1 陈旧缺亮点 | 第27-28页 |
3.1.2 紊乱少精彩 | 第28-29页 |
3.2 文化价值观弱 | 第29-31页 |
3.2.1 文化脉络不清晰 | 第29-30页 |
3.2.2 价值观念不平衡 | 第30-31页 |
3.3 形象活跃度低 | 第31-33页 |
3.3.1 保守不宣传 | 第32-33页 |
3.3.2 老化无活力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的关键因素 | 第34-43页 |
4.1 推本溯源——精神文化的提升 | 第34-36页 |
4.1.1 传扬字号精神 | 第34-35页 |
4.1.2 凝结品牌文化 | 第35-36页 |
4.2 “推波助澜”——外在环境的驱动 | 第36-39页 |
4.2.1 “老”而美 | 第37页 |
4.2.2 “老”而亲 | 第37-38页 |
4.2.3 “老”而巧 | 第38-39页 |
4.3 推陈出新——品牌形象的延伸 | 第39-42页 |
4.3.1 创新传承,创造价值 | 第40-41页 |
4.3.2 求稳存异,实现双赢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的创新对策 | 第43-59页 |
5.1 传统元素的个性化符号设计 | 第43-46页 |
5.1.1 取传统元素塑造经典 | 第43-44页 |
5.1.2 以经典元素表现个性 | 第44-46页 |
5.2 字号情感的怀旧化风格设计 | 第46-50页 |
5.2.1 形象的时代转变 | 第47-48页 |
5.2.2 情愫的怀旧畅想 | 第48-49页 |
5.2.3 文化的地域色彩 | 第49-50页 |
5.3 表现方式的多样化维度设计 | 第50-55页 |
5.3.1 理念动态化 | 第51-52页 |
5.3.2 形式多维化 | 第52-54页 |
5.3.3 体验互动化 | 第54-55页 |
5.4 品牌意蕴的共鸣化人本设计 | 第55-58页 |
5.4.1 走心的品牌故事 | 第55-56页 |
5.4.2 得心的精神风骨 | 第56-57页 |
5.4.3 聚心的文化氛围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