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共犯关系的脱离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一、共犯脱离的一般考察第12-25页
    (一) 共犯脱离的理论渊源第12-16页
        1. 共犯脱离的兴起第12-15页
        2. 共犯脱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15-16页
    (二) 共犯脱离的理论界定第16-20页
        1. 共犯脱离区分于共犯中止第16-19页
        2. 本文关于共犯脱离的界定第19-20页
    (三) 共犯脱离的正当性分析第20-25页
        1. 符合刑事司法潮流的客观要求第20页
        2. 弥补共犯中止理论不足的客观需求第20-21页
        3. 与刑法的谦抑性价值相吻合第21-22页
        4. 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第22-23页
        5. 具有保护法益的机能第23-25页
二、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第25-37页
    (一) 时空性条件第25-28页
        1. 日本第25-26页
        2. 英国第26页
        3. 本文界定第26-28页
    (二) 客观性条件第28-33页
        1. 日本第28-31页
        2. 英国第31-32页
        3. 本文界定第32-33页
    (三) 主观性条件第33-37页
        1. 日本第33-34页
        2. 英国第34页
        3. 本文界定第34-37页
三、共犯脱离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原则第37-47页
    (一) 共犯脱离的认定标准第37-43页
        1. 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第37-40页
        2. 教唆犯关系的脱离第40-42页
        3. 帮助犯关系的脱离第42-43页
    (二) 共犯脱离的处罚原则第43-47页
        1. 按照未遂犯处罚第44页
        2. 按照中止犯处罚第44-45页
        3. 作为量刑情节从宽处罚第45页
        4. 本文关于我国的处罚原则的认定第45-47页
四、共犯脱离制度在我国的建构第47-50页
    (一) 共犯脱离制度的发展空间第47页
    (二) 我国共犯脱离制度的立法探讨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半球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研究
下一篇:无气象参数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