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安龙县栖凤街道X村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2.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2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7页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第17-19页
        1.3.1 相关理论第17-18页
        1.3.2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1.4 研究设计第19-22页
        1.4.1 研究对象第19页
        1.4.2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4.3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安龙县栖凤街道X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问题的相关分析第22-39页
    2.1 栖凤街道及X村的基本概况第22页
    2.2 隔代教养的积极作用第22-25页
        2.2.1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第22-23页
        2.2.2 注重责任意识第23-24页
        2.2.3 注重品德教育第24-25页
    2.3 隔代教养下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第25-35页
        2.3.1 祖辈监护人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2.3.2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2.4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35-38页
        2.4.1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第35-37页
        2.4.2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第37-38页
    2.5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第39-87页
    3.1 隔代教养下的需求分析第39-41页
        3.1.1 留守儿童层面的需求第39-40页
        3.1.2 祖辈监护人层面的需求第40-41页
        3.1.3 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层面的需求第41页
    3.2 个案工作的运用第41-59页
        3.2.1 个案的基本情况第42-45页
        3.2.2 个案预估第45-46页
        3.2.3 个案介入过程第46-58页
        3.2.4 个案评估第58-59页
    3.3 小组工作的运用第59-86页
        3.3.1 小组计划书的制定第59-63页
        3.3.2 小组成员的概况第63-64页
        3.3.3 小组活动的内容及过程第64-82页
        3.3.4 小组评估第82-86页
    3.4 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反思与建议第87-94页
    4.1 反思第87-92页
        4.1.1 研究中的尝试与收获第87-89页
        4.1.2 研究中的问题与困境第89-92页
    4.2 建议第92-94页
        4.2.1 加大对祖辈群体的支持力度第92-93页
        4.2.2 社会工作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第93页
        4.2.3 在农村建立长效的本土化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第93-94页
结束语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第101-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31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