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颠茄的概况 | 第10-13页 |
1.1.1 颠茄的药用成分及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1.1.2 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及其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 | 第11-13页 |
1.2 毛状根的概述 | 第13-14页 |
1.2.1 影响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产生的因素 | 第13-14页 |
1.3 诱导子的概述 | 第14-20页 |
1.3.1 诱导子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2 诱导子的作用机制 | 第16-17页 |
1.3.3 诱导子对植物次生代谢调控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0-22页 |
2.1 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3.2 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3.3 试剂盒及试剂 | 第22-23页 |
3.4 颠茄毛状根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3-24页 |
3.4.1 毛状根接种培养 | 第23页 |
3.4.2 毛状根鲜质量、干质量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3.4.3 颠茄毛状根中托品烷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 | 第23-24页 |
3.4.4 颠茄毛状根中生物碱产量测定 | 第24页 |
3.5 诱导子对颠茄毛状根的诱导 | 第24-25页 |
3.5.1 诱导子的制备 | 第24页 |
3.5.2 诱导子对毛状根的处理 | 第24页 |
3.5.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24-25页 |
3.5.4 东莨菪碱、莨菪碱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5.5 东莨菪碱、莨菪碱产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6 诱导子对颠茄毛状根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5页 |
3.6.1 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6.2 MDA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6.3 可溶性糖含量的的测定 | 第25页 |
3.7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3.8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3.9 NO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3.10 托品烷类生物碱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26-30页 |
3.10.1 颠茄毛状根RNA的提取 | 第26页 |
3.10.2 总RNA的检测 | 第26-27页 |
3.10.3 毛状根RNA的反转 | 第27页 |
3.10.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27-28页 |
3.10.5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4.1 颠茄毛状根悬浮培养生长曲线 | 第30-32页 |
4.1.1 颠茄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 第30页 |
4.1.2 颠茄毛状根悬浮培养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4.1.3 讨论 | 第31-32页 |
4.2 诱导子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影响 | 第32-37页 |
4.2.1 MJ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2 AgNO_3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影响 | 第33页 |
4.2.3 SA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4 YE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5 讨论 | 第35-37页 |
4.3 诱导子对毛状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影响机理的初步探究 | 第37-44页 |
4.3.1 诱导子对颠茄毛状根生长过程中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诱导子对毛状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4.3.3 诱导子对毛状根NO、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诱导子对毛状根托品烷类生物碱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5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