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油画色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西方风景油画的历史沿革与再现 | 第9-16页 |
(一)早期的风景油画—“从无到有” | 第9-12页 |
1.风景作为人物、宗教背景的衬托 | 第9-10页 |
2.风景油画比例的扩大 | 第10-11页 |
3.风景油画成为独立画种 | 第11-12页 |
(二)中期的风景油画—形成画派 | 第12-14页 |
1.巴比松画派 | 第12页 |
2.印象派 | 第12-13页 |
3.后印象派 | 第13-14页 |
(三)后期风景画—多元化的发展 | 第14-16页 |
二、西方绘画色彩理论变迁 | 第16-25页 |
(一)古希腊古罗马视觉经验的色彩观 | 第16-17页 |
1.柏拉图色彩合理论 | 第16页 |
2.德漠克利特色彩四色论 | 第16页 |
3.亚里士多德色彩视觉色彩论 | 第16-17页 |
(二)文艺复兴时期色彩与素描之争 | 第17-18页 |
1.莱奥纳多明暗对照法 | 第17页 |
2.威尼斯之代表提香—色调造型法 | 第17-18页 |
(三)印象主义科学实验的色彩观 | 第18-25页 |
1.牛顿光学色彩理论 | 第18-20页 |
2.哥德生理色彩论 | 第20-22页 |
3.德拉克罗瓦光色彩分析论 | 第22页 |
4.谢夫勒尔色彩对比论 | 第22-23页 |
5.奥格登洛德光色混合色彩论 | 第23-25页 |
三、西方风景油画中色彩理论与创作方法 | 第25-30页 |
(一) 以视觉为中心的色彩理论创作方法 | 第25-26页 |
(二)以表现为中心的色彩理论创作方法 | 第26-27页 |
(三)以科学创造为中心的色彩理论创作方法 | 第27-28页 |
(四)以观念传达为中心的色彩理论创作方法 | 第28-30页 |
四、当代风景色彩理论演进 | 第30-35页 |
(一)郭晓光风景油画色彩 | 第30-31页 |
(二)赵开坤风景油画色彩 | 第31-33页 |
(三) 段正渠风景油画色彩 | 第33页 |
(四) 罗尔纯风景油画色彩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