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普查、勘探组织与管理论文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标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依据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6-20页
    2.1 公共管理范畴概念第16-17页
        2.1.1 社会公共事务第16页
        2.1.2 公共产品第16-17页
    2.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范畴概念第17-18页
        2.2.1 国家地质工作第17页
        2.2.2 实物地质资料第17页
        2.2.3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第17-18页
    2.3 基本理论第18-20页
        2.3.1 公共产品理论第18页
        2.3.2 过程质量控制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综述第20-26页
    3.1 以准公共产品视角看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和管理现状第20-22页
        3.1.1 从产生过程看,实物资料属于准公共产品第20页
        3.1.2 我国实物资料管理模式,体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第20-22页
        3.1.3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进展第22页
    3.2 管理体系组织架构第22-23页
    3.3 管理体系特点第23-24页
        3.3.1 制度体系第23页
        3.3.2 组织体系第23-24页
        3.3.3 馆藏体系第24页
        3.3.4 服务体系第24页
    3.4 小结第24-26页
第4章 国家实物资料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5页
    4.1 存在问题第26-30页
        4.1.1 国家实物地质管理制度较为宏观,缺少标准实施细则第26页
        4.1.2 工作要求标准不统一,影响馆藏管理工作质量第26-29页
        4.1.3 实物资料产品研发基础较弱,服务工作有待提高第29页
        4.1.4 组织推动全国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第29-30页
    4.2 原因分析第30-33页
        4.2.1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标准研究起步较晚,第30-31页
        4.2.2 社会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意识薄弱第31页
        4.2.3 各省级馆藏机构条件不同,发展不均衡第31-32页
        4.2.4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标准统一,更应兼顾差异化管理第32-33页
    4.3 应用过程控制理论,解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粗放的问题第33页
        4.3.1 过程控制理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意义第33页
        4.3.2 过程控制理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应用第33页
    4.4 小结第33-35页
第5章 国家实物资料管理标准研究与推广应用分析第35-47页
    5.1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标准研究第35-45页
        5.1.1 梳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流程第35-40页
            5.1.1.1 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过程第35-37页
            5.1.1.2 实物地质资料整理、入库、保管过程第37-38页
            5.1.1.3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研发及服务过程第38-40页
        5.1.2 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标准要求第40-45页
            5.1.2.1 筛选采集的重点、方法第40-42页
            5.1.2.2 馆藏管理的重点、方法第42-43页
            5.1.2.3 资料服务的重点与方法、流程第43-45页
    5.2 实物资料管理流程标准向省级馆藏机构推广应用第45-47页
        5.2.1 推广利用的政策依据第45页
        5.2.2 推广利用的组织基础第45-46页
        5.2.3 推广利用的技术条件第46页
        5.2.4 推广利用预期效果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储热装置与碳捕集设备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研究
下一篇:论古埃及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