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一、农户征信法律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一) 农户征信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 第15-18页 |
(二) 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8-21页 |
(三) 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功能 | 第21-23页 |
二、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 社会学基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嬗变 | 第23页 |
(二) 经济学基础——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 | 第23-24页 |
(三) 法学基础——权利保障 | 第24-27页 |
三、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一) 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7-30页 |
(二) 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特征 | 第30-31页 |
(三) 农户征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四、国外征信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第34-44页 |
(一) 国外征信的立法现状 | 第34-37页 |
1. 私营征信为主的法律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 第34-35页 |
2. 公共征信为主的法律制度——以欧洲为代表 | 第35页 |
3. 会员制征信为特色的法律制度——以日本为代表 | 第35-36页 |
4. 混合征信的法律制度——以韩国为代表 | 第36-37页 |
(二) 国外征信法律制度的特点 | 第37-40页 |
1. 国外征信法律制度的共性 | 第37-39页 |
2. 国外征信法律制度的个性差异 | 第39-40页 |
(三) 国外征信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40-44页 |
1.前提: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完善应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 | 第40-41页 |
2.规范:我国农户征信应从以政策规范为主转向以法律制度规范为主 | 第41页 |
3.核心:农户信用权的保护是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完善的宗旨所在 | 第41-42页 |
4.方向:规制多元、多层的农户征信结构是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完善的目标 | 第42-43页 |
5.特色: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完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隐性征信的作用 | 第43-44页 |
五、完善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44-55页 |
(一) 完善我国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44-50页 |
1. 农户征信主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4-47页 |
2. 农户征信行为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7-49页 |
3. 农户征信程序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9-50页 |
4. 农户征信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0页 |
(二) 完善我国农户征信配套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0-55页 |
1. 农户征信标准化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0-53页 |
2. 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