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1.3 关于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9页 |
1.5.2 案例分析研究法 | 第9-10页 |
第2章 简述现代插画与中国神话 | 第10-26页 |
2.1 现代插画概述 | 第10-18页 |
2.1.1 现代插画的概念 | 第10页 |
2.1.2 插画的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2.1.3 国内外插画设计现状 | 第15-18页 |
2.2 中国神话概述 | 第18-26页 |
2.2.1 中国神话的概念以及中国神话元素的“界定” | 第18页 |
2.2.2 中国神话的起源 | 第18-19页 |
2.2.3 中国神话的主要类型 | 第19-22页 |
2.2.4 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 第22-26页 |
第3章 中国神话元素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运用 | 第26-43页 |
3.1 文化意蕴的运用 | 第26-30页 |
3.2 线形变化的运用 | 第30-33页 |
3.3 传统色彩的运用 | 第33-36页 |
3.4 造型与结构的运用 | 第36-43页 |
3.4.1 把握角色原型神韵 | 第36-38页 |
3.4.2 传统建筑艺术塑造环境结构 | 第38-39页 |
3.4.3 图腾艺术塑造角色形象 | 第39-43页 |
第4章 中国神话元素插画创作与发展的探究 | 第43-57页 |
4.1 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吸收 | 第43-50页 |
4.1.1 水墨画的借鉴与吸收 | 第43-45页 |
4.1.2 传统工笔画的借鉴与吸收 | 第45-48页 |
4.1.3 其它民间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吸收 | 第48-50页 |
4.2 与现代插画的新技法相互结合 | 第50-54页 |
4.2.1 与电脑数码插画相结合 | 第50-52页 |
4.2.2 与水彩技法相结合 | 第52-54页 |
4.3 中国神话元素插画发展的社会因素探究 | 第54-57页 |
4.3.1 坚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的民族特色风格 | 第54-55页 |
4.3.2 加强社会对插画设计的重视程度 | 第55页 |
4.3.3 提高专业人才素养、完善专业队伍的建设 | 第55-57页 |
第5章 中国神话元素与现代插画结合的意义 | 第57-60页 |
5.1 神话精神的彰显与再造 | 第57页 |
5.2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的继承与创造 | 第57-58页 |
5.3 提高“中国风”插画的国际地位 | 第58-60页 |
第6章 中国神话元素插画的特征 | 第60-62页 |
6.1 和谐统一性 | 第60页 |
6.2 综合性 | 第60页 |
6.3 艺术性 | 第60-61页 |
6.4 商业性 | 第61-62页 |
第7章 中国神话元素插画的创作流程 | 第62-65页 |
7.1 中国神话元素插画的创作流程 | 第62-63页 |
7.1.1 素材与资料的搜集 | 第62页 |
7.1.2 明确主题、定位角色形象 | 第62页 |
7.1.3 草稿构图阶段 | 第62-63页 |
7.1.4 正稿绘制阶段 | 第63页 |
7.1.5 画面调整统一阶段 | 第63页 |
7.2 Photoshop软件设计插画的实例 | 第63-65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5-73页 |
8.1 结论 | 第65-67页 |
8.2 练习作品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