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2页 |
1.1 离子液体 | 第8-12页 |
1.1.1 离子液体简介 | 第8-10页 |
1.1.2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0-12页 |
1.1.2.1 纳米材料制备 | 第10页 |
1.1.2.2 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1.2.3 有机反应的应用 | 第10-11页 |
1.1.2.4 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 第11页 |
1.1.2.5 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离子溶液的临界现象 | 第12-13页 |
1.3 液液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离子溶液的液液平衡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5 临界态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5.1 平均场理论 | 第17-18页 |
1.5.2 Ising模型 | 第18-19页 |
1.5.3 标度律和普适性 | 第19页 |
1.5.4 重整化群理论 | 第19-20页 |
1.5.5 完全标度律 | 第20-23页 |
1.6 离子溶液的临界不对称性 | 第23-24页 |
1.7 离子溶液的热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1.8 论文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32-42页 |
2.1 折射率测量装置 | 第32-36页 |
2.1.1 恒温槽 | 第32-33页 |
2.1.1.1 控温系统 | 第33页 |
2.1.1.2 测温系统 | 第33页 |
2.1.2 样品溶液折射率的测量原理 | 第33-35页 |
2.1.2.1 最小偏差法测定液态样品折射率的原理 | 第33-34页 |
2.1.2.2 最小偏向角的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2.1.3 液态样品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 第35-36页 |
2.2 热容的测量装置 | 第36-39页 |
2.2.1 Micro DSC III结构及功能 | 第36-38页 |
2.2.2 单位体积恒压热容的测量方法 | 第38-39页 |
2.3 临界组成的确定 | 第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离子溶液共存曲线的测定与转化 | 第42-78页 |
3.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 | 第43页 |
3.2 临界组成和临界温度的确定 | 第43页 |
3.3 共存曲线的测定 | 第43-54页 |
3.4 共存曲线转化 | 第54-71页 |
3.4.1 (T, x)和(T, f) 共存曲线的转化 | 第55-64页 |
3.4.2(T-(?) )和(T-(?)x )共存曲线转化 | 第64-71页 |
3.5 临界指数和临界指前因子 | 第71-72页 |
3.6 RPM模型 | 第72-74页 |
3.7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四章 液液共存曲线不对称行为研究 | 第78-96页 |
4.1 共存曲线直径 | 第80-84页 |
4.1.1 拟合共存曲线直径参数 | 第80-83页 |
4.1.2 不对称系数的计算 | 第83-84页 |
4.2 热容对共存曲线不对称性的影响 | 第84-93页 |
4.2.1 热容及其研究方法 | 第84-85页 |
4.2.2 热容的获取方法 | 第85页 |
4.2.3 临界热容理论概述 | 第85页 |
4.2.4 单位体积恒压热容的获取 | 第85-86页 |
4.2.5 二元溶液临界温度的确定 | 第86-88页 |
4.2.6 常规背景热容Bbg及E值的确定 | 第88-91页 |
4.2.7 临界参数的确定 | 第91页 |
4.2.8 考虑热容项后不对称系数a1的计算 | 第91-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