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偏心荷载作用下3面受火SRC柱耐火极限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火灾及其危害 | 第10-11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结构抗火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型钢混凝土抗火研究现状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SRC 柱耐火极限试验研究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试验概况 | 第16-21页 |
·试件设计和制作 | 第16-19页 |
·试验加载装置 | 第19页 |
·试验测量内容 | 第19-21页 |
·试验和试验现象 | 第21-24页 |
·试验过程 | 第21-22页 |
·试验现象 | 第22-2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4-26页 |
·耐火极限 | 第24页 |
·温度场数据 | 第24-25页 |
·柱的轴向变形和侧向变形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温下混凝土和钢材的材料性能 | 第26-44页 |
·引言 | 第26页 |
·钢材的热工性能及物理性能 | 第26-29页 |
·钢材的导热系数 λs | 第26-27页 |
·钢材的比热容 C s | 第27-28页 |
·钢材的密度ρs | 第28页 |
·钢材的热膨胀系数 | 第28-29页 |
·钢材的泊松比 | 第29页 |
·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29-34页 |
·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 | 第29-30页 |
·高温下钢材的强度 | 第30-31页 |
·高温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1-34页 |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及物理性能 | 第34-37页 |
·导热系数λc | 第34-35页 |
·混凝土的比热c c | 第35-36页 |
·混凝土的密度ρc | 第36-37页 |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 | 第37页 |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37-44页 |
·高温下弹性模量E | 第37-38页 |
·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 | 第38-40页 |
·高温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第40-41页 |
·高温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型钢混凝土柱温度场分析 | 第44-55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室内火灾升温曲线 | 第44-45页 |
·传热学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热对流 | 第46页 |
·热辐射 | 第46-47页 |
·热传导 | 第47页 |
·傅里叶定律 | 第47-48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8-50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8-49页 |
·定解条件 | 第49-50页 |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第50-5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模拟结果和试验对比 | 第51-55页 |
第五章 型钢混凝土柱耐火极限有限元分析 | 第55-64页 |
·引言 | 第55页 |
·型钢混凝土柱耐火极限有限元模型 | 第55-56页 |
·单元选取 | 第55页 |
·相互作用和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有限元模拟和试验对比 | 第56-60页 |
·耐火极限对比 | 第56页 |
·轴向位移对比 | 第56-58页 |
·侧向位移对比 | 第58-59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受力机理分析 | 第60-64页 |
·破坏形态分析 | 第60-61页 |
·应力分布与发展 | 第61-64页 |
第六章 SRC 柱耐火极限参数分析 | 第64-80页 |
·引言 | 第64页 |
·参数分析 | 第64-78页 |
·参数选择和范围 | 第64-66页 |
·轴力比 | 第66-69页 |
·配筋率 | 第69-72页 |
·偏心率 | 第72-75页 |
·含钢率 | 第75-78页 |
·耐火极限计算方法 | 第78-80页 |
·公式形式的选择 | 第78-79页 |
·公式回归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结论 | 第80-81页 |
·建议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