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台北纤蛙、理县湍蛙和棘皮湍蛙皮肤及其分泌物功能性多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抗菌肽第8-10页
        1.1.1 抗菌肽简介第8页
        1.1.2 抗菌肽的来源第8页
        1.1.3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第8页
        1.1.4 抗菌肽的结构特征第8-9页
        1.1.5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第9-10页
    1.2 抗氧化肽简介第10-14页
        1.2.1 自由基和氧化损伤第10页
        1.2.2 抗氧化肽的来源第10-11页
        1.2.3 抗氧化肽的活性评价方法第11-13页
        1.2.4 抗氧化肽的作用机制第13-14页
    1.3 两栖类功能性多肽第14-16页
        1.3.1 两栖源多肽的功能多样性第14-15页
        1.3.2 两栖类功能性多肽的应用第15-16页
第二章 抗菌肽和抗氧化肽的纯化和鉴定第16-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1 实验动物第16页
        2.1.2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16页
        2.1.3 实验仪器第16页
        2.1.4 皮肤分泌物的制备第16-17页
        2.1.5 功能性多肽的初步分离纯化第17页
        2.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第17页
        2.1.7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17页
        2.1.8 理论分子量第17-18页
        2.1.9 LC‐MS/MS分析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5页
        2.2.1 功能性多肽的纯化第19-22页
        2.2.2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22页
        2.2.3 理论分子量和理化参数分析第22页
        2.2.4 质谱分析第22-25页
    2.3 讨论第25-26页
第三章 三种蛙皮肤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多肽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第26-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3.1.1 实验动物第26页
        3.1.2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26页
        3.1.3 主要仪器第26页
    3.2 mRNA的提取第26-28页
        3.2.1 准备工作第26-27页
        3.2.2 提取mRNA第27-28页
        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8页
    3.3 CDNA文库的构建第28-31页
        3.3.1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8页
        3.3.2 第二链cDNA的合成第28-29页
        3.3.3 PCR产物的纯化和回收第29页
        3.3.4 编码抗菌肽和抗氧化肽cDNA基因的克隆第29-30页
        3.3.5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0-31页
    3.4 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第31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3.5.1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1页
        3.5.2 测序结果及基因分析第31-35页
    3.6 讨论第35-37页
第四章 多肽功能分析第37-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4.1.1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37页
        4.1.2 实验仪器第37页
        4.1.3 多肽的人工合成第37页
        4.1.4 抗菌功能分析第37-39页
        4.1.5 抗氧化第39-40页
        4.1.6 溶血活性第40-4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4.2.1 MIC检测结果第41-42页
        4.2.2 抗氧化活性结果第42-44页
        4.2.3 溶血检测结果第44-45页
    4.3 讨论第45-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烧结NdFeB高压固溶组织演变与Dy掺杂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