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理制度探析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言 | 第9-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五、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公司经理概述 | 第12-19页 |
| 第一节 经理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 第12-17页 |
| 一、经理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经理的法律地位 | 第13-17页 |
| 第二节 经理在公司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 一、提高效率 | 第17页 |
| 二、实现公平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公司经理制度概述 | 第19-29页 |
| 第一节 经理职权的范围和性质 | 第19-23页 |
| 一、经理职权的范围 | 第19-22页 |
| 二、经理职权的性质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经理职权的特征 | 第23-24页 |
| 一、法定性 | 第23-24页 |
| 二、独立性 | 第24页 |
| 第三节 经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24-29页 |
| 一、经理制度的形成 | 第24-25页 |
| 二、经理制度的发展 | 第25-27页 |
| 三、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公司经理制度的运行 | 第29-35页 |
| 第一节 经理职权的行使 | 第29-30页 |
| 一、单独经理职权的行使 | 第29-30页 |
| 二、共同经理职权的行使 | 第30页 |
| 第二节 经理职权的限制 | 第30-35页 |
| 一、经理职权限制的原因 | 第30-31页 |
| 二、不同法系的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 第四章 我国公司经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5-42页 |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经理制度 | 第35-37页 |
| 一、现状 | 第35页 |
| 二、现状的成因及产生的问题 | 第35-37页 |
| 三、《公司法》的具体规定 | 第37页 |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经理制度的缺陷 | 第37-42页 |
| 一、范围界定的缺陷 | 第37-39页 |
| 二、地位认识缺陷 | 第39页 |
| 三、经理职权授予时有关规定的缺陷 | 第39页 |
| 四、经理职权行使时身份的缺陷 | 第39-40页 |
| 五、经理职权限制的缺陷 | 第40页 |
| 六、经理制度消灭方式的缺陷 | 第40页 |
| 七、公司经理的登记制度的缺陷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我国公司经理制度的完善 | 第42-51页 |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经理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 一、实践的需要 | 第42-43页 |
| 二、现实意义较强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我国经理制度的完善 | 第44-51页 |
| 一、完善经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44-46页 |
| 二、经理制度的具体完善措施 | 第46-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