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严寒地区供暖建筑环境人体热舒适与热适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9-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7页
    1.1 课题来源第17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21-35页
        1.3.1 适应性热舒适现场研究的发展第21-29页
        1.3.2 热舒适实验研究的发展第29-33页
        1.3.3 国内外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总结第33-35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35-36页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36-37页
第2章 不同供暖末端方式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第37-59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实验设计第37-48页
        2.2.1 微气候室和实验仪器第37-39页
        2.2.2 实验工况第39-40页
        2.2.3 测试点和受试者第40-42页
        2.2.4 实验过程第42-44页
        2.2.5 数据分析方法第44-48页
    2.3 实验结果第48-55页
        2.3.1 实验环境参数第48-49页
        2.3.2 受试者生理参数第49-51页
        2.3.3 受试者心理热反应第51-55页
    2.4 讨论与分析第55-58页
        2.4.1 受试者生理热反应第55-56页
        2.4.2 受试者心理热反应第56-57页
        2.4.3 皮肤温差和热可接受度第57-58页
    2.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3章 不同类型建筑环境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研究第59-76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基础调研情况第59-66页
        3.2.1 调研时间和调查样本第59-63页
        3.2.2 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第63-66页
    3.3 调研结果分析第66-73页
        3.3.1 室内环境参数第66-67页
        3.3.2 心理适应第67-72页
        3.3.3 行为适应第72-73页
    3.4 讨论与分析第73-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4章 气候与室内热经历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研究第76-97页
    4.1 引言第76页
    4.2 气候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研究第76-84页
        4.2.1 研究阶段划分第76-77页
        4.2.2 数据分析第77-84页
    4.3 不同室内热经历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研究第84-92页
        4.3.1 调研时间第84页
        4.3.2 调查样本第84-85页
        4.3.3 数据分析第85-92页
    4.4 讨论与分析第92-96页
        4.4.1 人对室外气候的适应性第92-93页
        4.4.2 室内热经历对热适应的影响第93-95页
        4.4.3 热敏感性分析第95-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年龄和性别的热适应差异研究第97-110页
    5.1 引言第97页
    5.2 年龄对热适应的影响第97-103页
        5.2.1 研究方法第97-98页
        5.2.2 数据分析第98-103页
    5.3 性别对热适应的影响第103-107页
        5.3.1 研究方法第103页
        5.3.2 数据分析第103-107页
    5.4 讨论与分析第107-109页
        5.4.1 年龄的适应性差异第107-108页
        5.4.2 性别的适应性差异第108-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6章 基于人体热适应的适宜的供暖设计温度分析第110-124页
    6.1 引言第110页
    6.2 人体热适应机理探讨第110-116页
        6.2.1 生理适应第110-113页
        6.2.2 心理适应第113-115页
        6.2.3 行为适应第115-116页
    6.3 严寒地区冬季人体热适应负反馈系统第116-120页
    6.4 严寒地区冬季适宜的供暖设计温度建议值第120-123页
    6.5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附录第138-146页
    附录1 住宅热环境客观调查表第138-139页
    附录2 办公建筑热环境客观调查表第139-140页
    附录3 教室热环境客观调查表第140-141页
    附录4 宿舍热环境客观调查表第141-142页
    附录5 住宅热环境与热舒适主观调查表第142-143页
    附录6 办公建筑热环境与热舒适主观调查表第143-144页
    附录7 教室热环境与热舒适主观调查表第144-145页
    附录8 宿舍热环境与热舒适主观调查表第145-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6-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个人简历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区巨型建筑空调负荷与风压热压特性研究
下一篇:引入话题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