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北京市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科技园区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核心增长极第11-12页
        1.1.2 人性化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对科技园区发展至关重要第12-13页
        1.1.3 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是科技园区非正式交往活动重要载体第13-14页
        1.1.4 科技园区道路空间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忽视人性化建设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6-25页
        1.3.1 科技园区“创新环境”与园区规划设计相关研究第16-18页
        1.3.2 国内外道路发展趋势相关研究第18-20页
        1.3.3 街道与道路理论成果相关研究第20-24页
        1.3.4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相关研究第24-25页
    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第25-28页
        1.4.1 科技园区第25-26页
        1.4.2 道路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第26-27页
        1.4.3 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第27-28页
        1.4.4 研究范围与调研对象第28页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28-30页
        1.5.1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5.2 论文框架第29-30页
    1.6 小结第30-33页
第2章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理论架构与方法的建立第33-55页
    2.1 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第33-36页
        2.1.1 缄默知识相关理论第33-34页
        2.1.2 场所设计相关理论第34页
        2.1.3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第34-36页
    2.2 北京科技园区道路空间环境的需求变迁第36-40页
        2.2.1 科技园区发展演变第36-37页
        2.2.2 科技园区道路使用群体特征第37页
        2.2.3 科技园区道路承载功能第37-39页
        2.2.4 科技园道路空间需求阶段性变化特征第39-40页
    2.3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系统架构第40-49页
        2.3.1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系统组成要素第40-47页
        2.3.2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系统第47-48页
        2.3.3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系统评价的准则第48-49页
    2.4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方法第49-53页
        2.4.1 评价主要范式第49-50页
        2.4.2 数据采集与结果诊断决策方法第50-53页
    2.5 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5-87页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第55-57页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55-56页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内容第56页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56-57页
    3.2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指标项初选第57-78页
        3.2.1 相关文献中指标项的提取第57-67页
        3.2.2 通过实证调研进一步完善第67-77页
        3.2.3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第77-78页
    3.3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指标项筛选第78-83页
        3.3.1 指标筛选方法第78-79页
        3.3.2 中选率核算和筛选结果第79-83页
    3.4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83-85页
        3.4.1 中选指标集第83-84页
        3.4.2 评价指标体系第84-85页
    3.5 小结第85-87页
第4章 北京科技园区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定量综合评价体系第87-105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第87-99页
        4.1.1 评价指标权重获取方法第87-90页
        4.1.2 专家问卷调研第90页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与检验第90-97页
        4.1.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第97-99页
    4.2 定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第99-101页
        4.2.1 建立指标满意度评语等级论域第99页
        4.2.2 满意度调研第99页
        4.2.3 综合评值计算方法第99页
        4.2.4 诊断决策分析第99-101页
    4.3 小结第101-105页
第5章 北京市石景山科技园实证研究第105-125页
    5.1 石景山科技园道路空间环境基本信息第105-106页
    5.2 石景山科技园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定量综合评价第106-116页
        5.2.1 建立指标满意度评语等级论域第106页
        5.2.2 实地问卷调研第106-107页
        5.2.3 定量综合评价结果第107-113页
        5.2.4 诊断决策分析第113-116页
    5.3 石景山科技园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的优化建议和策略第116-122页
        5.3.1 需要重点关注——满足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第116-119页
        5.3.2 低优先级发展——体现个性,培育活动第119-120页
        5.3.3 保持现状即可——满足人对生理舒适与安全性的需求第120-122页
        5.3.4 可能超过预期第122页
    5.4 小结第122-125页
结语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附录第135-1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2-143页
图表索引第143-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
下一篇:不同形貌纳米二氧化铈负载Au25(MPA)18纳米团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