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密度敏感的谱聚类算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7页
        1.2.1 数据挖掘及聚类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聚类算法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3 聚类算法目前的研究热点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8-19页
第2章 谱聚类算法介绍第19-34页
    2.1 谱聚类概述第19-20页
    2.2 谱聚类划分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图论基本概念第21页
        2.2.2 图划分理论第21-23页
    2.3 谱聚类算法的研究点第23-24页
    2.4 经典的谱聚类算法第24-28页
        2.4.1 迭代型谱聚类第25-27页
        2.4.2 多路型谱聚类第27-28页
    2.5 谱聚类中数据度量的研究第28-31页
        2.5.1 基于距离的度量第28-29页
        2.5.2 基于统计学的度量第29-30页
        2.5.3 基于模型的度量第30-31页
    2.6 NJW算法的步骤分析第31-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第34-46页
    3.1 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介绍第34-35页
    3.2 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算法步骤与分析第35-38页
        3.2.1 构造相似矩阵阶段第35-37页
        3.2.2 使用拉普拉斯矩阵重新构造对应的空间阶段第37-38页
        3.2.3 经典算法的使用和重新映射阶段第38页
    3.3 密度敏感谱聚类的优势第38-40页
    3.4 密度敏感谱聚类存在的问题第40-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局部信息的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第46-56页
    4.1 基于局部信息的密度敏感的相似度度量第46-49页
    4.2 基于局部信息的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第49-50页
    4.3 实验分析第50-55页
        4.3.1 在人工数据集下的实验第51-53页
        4.3.2 在UCI数据集下的实验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自动确定聚类数目第56-62页
    5.1 拉普拉斯矩阵的研究第56-57页
    5.2 使用本征间隙来划分聚类数目第57-59页
    5.3 使用本征间隙的基于局部信息的密度敏感谱聚类算法第59-60页
    5.4 实验分析第60-61页
        5.4.1 对于人工数据集中聚类数目的判定第60-61页
        5.4.2 对于UCI数据集中聚类数目的判定第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2-63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兰州机场为例
下一篇:狼疮性肾炎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