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元古代(界)论文

汉南地区新元古代晚期沉积相和地层年代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3 存在问题第15-16页
        1.1.4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8-19页
第二章 地质背景第19-27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9页
    2.2 扬子板块西北缘构造演化简史第19-23页
        2.2.1 基底的形成、稳固第20-21页
        2.2.2 扬子板块陆表海演化第21-22页
        2.2.3 大陆板内演化第22-23页
    2.3 区域地层第23-27页
        2.3.1 基底地层第23-25页
        2.3.2 盖层第25-27页
第三章 研究区新元古代沉积相分析第27-57页
    3.1 陕南南郑-宁强地区晚新元古代地层发育特征第28-34页
        3.1.1 汉黎路剖面第28-30页
        3.1.2 钢厂剖面第30-31页
        3.1.3 大河坝剖面第31-32页
        3.1.4 狮子崖剖面第32-33页
        3.1.5 高家山剖面第33-34页
    3.2 陕南南郑-宁强地区晚新元古代沉积相标志第34-44页
        3.2.1 颜色第34页
        3.2.2 岩石类型第34-35页
        3.2.3 岩石结构第35-42页
        3.2.4 沉积构造第42-43页
        3.2.5 古生物特征第43-44页
        3.2.6 自生矿物第44页
        3.2.7 沉积序列第44页
    3.3 沉积相类型第44-57页
        3.3.1 冰川相第48-50页
        3.3.2 陆源碎屑岩滨岸亚相第50-51页
        3.3.3 浅海亚相第51-54页
        3.3.4 碳酸盐岩潮坪微相第54-57页
第四章 地层年代学研究和地层对比第57-85页
    4.1 高家山地层年代学研究第57-68页
        4.1.1 样品采集及样品描述第58-59页
        4.1.2 样品G32测试结果第59-61页
        4.1.3 样品G33测试结果第61-62页
        4.1.4 样品G34测试结果第62-66页
        4.1.5 讨论第66-68页
    4.2 研究区地层对比第68-71页
        4.2.1 基底花岗岩第68页
        4.2.2 南华系第68-69页
        4.2.3 震旦系第69-70页
        4.2.4 小结第70-71页
    4.3 沉积相演化第71-85页
第五章 扬子板块和天山地区冰期对比第85-90页
    5.1 新疆北天山西段第86页
    5.2 扬子板块汉中汉黎路地区第86-87页
    5.3 冰期对比第87-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乌体林斯对OVA诱导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
下一篇:双参益心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