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刑事政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4-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研究创新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少年刑事政策概念之界定 | 第20-41页 |
第一节 少年犯罪之概念 | 第20-29页 |
一、少年之年龄范围 | 第20-27页 |
二、少年犯罪之定义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概念 | 第29-41页 |
一、刑事政策之定义 | 第29-36页 |
二、少年刑事政策之定义 | 第36-41页 |
第二章 少年刑事政策演化之分析 | 第41-92页 |
第一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变 | 第41-80页 |
一、国外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变 | 第41-66页 |
二、中国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变 | 第66-80页 |
第二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反思 | 第80-92页 |
一、少年刑事政策之问题分析 | 第80-84页 |
二、未来少年刑事政策之抉择 | 第84-92页 |
第三章 少年刑事政策对象之解读 | 第92-128页 |
第一节 青春期之少年 | 第92-102页 |
一、青春期之变化 | 第94-97页 |
二、少年之成长环境 | 第97-102页 |
第二节 少年犯罪之解读 | 第102-128页 |
一、犯罪发展理论 | 第102-112页 |
二、少年犯罪之主要特征 | 第112-118页 |
三、少年犯罪之相关因素 | 第118-128页 |
第四章 少年刑事政策之理想模式 | 第128-152页 |
第一节 保护性少年刑事政策之指导思想 | 第128-137页 |
一、少年保护之含义 | 第128-129页 |
二、少年保护之构成 | 第129-132页 |
三、少年保护与少年矫正之区别 | 第132-135页 |
四、少年保护与少年惩罚之关系 | 第135-137页 |
第二节 保护性少年刑事政策之具体方案 | 第137-152页 |
一、行为事实—行为人人格之二元定罪机制 | 第138-144页 |
二、社会—机构内二元保护处分机制 | 第144-152页 |
第五章 我国少年刑事政策之应然抉择 | 第152-181页 |
第一节 保护性少年刑事政策之适用性分析 | 第153-160页 |
一、支持性因素 | 第153-157页 |
二、阻碍性因素 | 第157-160页 |
第二节 折中路径:保护与惩罚之平衡式少年刑事政策 | 第160-181页 |
一、基本理念:保护与惩罚之平衡 | 第161-165页 |
二、具体方案:二元定罪与处分机制 | 第165-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7页 |
致谢 | 第187-1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