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车动力耦合装置设计与特性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混合动力车发展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第二章 HB6732轻型客车动力性计算第16-24页
    2.1 相关参数汇总第16-18页
        2.1.1 整车参数第16页
        2.1.2 发动机参数第16-17页
        2.1.3 其他参数第17-18页
    2.2 动力性要求第18页
    2.3 动力性能计算第18-22页
        2.3.1 驱动力计算第18-19页
        2.3.2 滚动阻力计算第19-20页
        2.3.3 空气阻力计算第20-21页
        2.3.4 平面等速行驶阻力计算第21-22页
    2.4 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动力耦合装置设计与计算第24-33页
    3.1 电机的参数匹配第24-26页
        3.1.1 电机类型的选择第24-25页
        3.1.2 电机参数计算第25-26页
    3.2 行星齿轮耦合器设计第26-31页
        3.2.1 选择行星齿轮类型第26-27页
        3.2.2 齿数及传动比的确定第27-30页
        3.2.3 关键部件结构设计第30-31页
    3.3 电磁锁死控制单元结构设计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动力耦合过程第33-42页
    4.1 等效杠杆法分析转速与转矩第33-36页
        4.1.1 等效杠杆法基本原理第34-35页
        4.1.2 等效杠杆法分析行星齿轮组转矩第35-36页
        4.1.3 等效杠杆法分析行星齿轮组转速第36页
    4.2 发动机介入点的确定第36-39页
    4.3 电磁锁死控制单元作用过程第39-40页
    4.4 动力耦合过程汇总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耦合装置仿真与载荷计算第42-54页
    5.1 模型的简化与导入第42-44页
        5.1.1 模型的简化第42-43页
        5.1.2 模型的导入第43-44页
    5.2 创建约束副第44-45页
    5.3 添加接触第45-46页
    5.4 施加驱动第46-48页
        5.4.1 STEP函数介绍第46页
        5.4.2 驱动的添加第46-48页
    5.5 仿真结果与后处理第48-51页
        5.5.1 仿真曲线滤波第48-50页
        5.5.2 MATLAB数据处理第50-51页
    5.6 计算最大载荷第51-53页
    5.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行星齿轮有限元分析第54-69页
    6.1 几何模型建立第54-55页
    6.2 HyperMesh网格划分第55-59页
        6.2.1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56页
        6.2.2 划分网格第56-58页
        6.2.3 定义属性及文件导出第58-59页
    6.3 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第59-63页
        6.3.1 网格模型的导入第59-60页
        6.3.2 材料的定义第60页
        6.3.3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第60-61页
        6.3.4 添加接触第61-62页
        6.3.5 求解结果分析第62-63页
    6.4 可靠性分析第63-64页
    6.5 模态分析第64-67页
        6.5.1 添加边界条件第64页
        6.5.2 模态结果分析第64-67页
    6.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7.1 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第69-70页
    7.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海减刑案”程序问题分析
下一篇: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