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37页 |
| 1.1 燃料电池与氧还原反应 | 第8-22页 |
| 1.1.1 燃料电池原理概述 | 第8-10页 |
| 1.1.2 氧还原反应与催化剂 | 第10-12页 |
| 1.1.3 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 1.2 电解水与析氢、析氧反应 | 第22-35页 |
| 1.2.1 电解水技术概述 | 第22-24页 |
| 1.2.2 析氢、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4-35页 |
|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提出及内容 | 第35-37页 |
| 第2章 氮化钛与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与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37-50页 |
| 2.1 本章引论 | 第37-38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 2.2.1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 2.2.2 材料合成 | 第38页 |
| 2.2.3 材料表征 | 第38-39页 |
| 2.2.4 电极制备 | 第39页 |
| 2.2.5 电化学表征 | 第39页 |
| 2.2.6 电化学计算 | 第39-40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 2.3.1 TiN/NG的制备与表征 | 第40-44页 |
| 2.3.2 TiN/NG的电催化ORR性能表征 | 第44-48页 |
| 2.3.3 TiN/NG的ORR甲醇耐受性和稳定性测试 | 第48-4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3章 磷化钴空心多面体的合成与电催化析氢和析氧性能研究 | 第50-63页 |
| 3.1 本章引论 | 第50-51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 3.2.1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 3.2.2 ZIF-67 MOFs的合成 | 第51页 |
| 3.2.3 CoP Hollow Polyhedrons和CoP Particles的合成 | 第51-52页 |
| 3.2.4 材料表征 | 第52页 |
| 3.2.5 电极制备 | 第52页 |
| 3.2.6 电化学表征 | 第52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 3.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52-58页 |
| 3.3.2 电催化HER和OER性能表征 | 第58-6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4章 钛片基底上球簇状磷化铁的合成与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第63-73页 |
| 4.1 本章引论 | 第63-64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 4.2.1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 4.2.2 FeOOH/Ti的合成 | 第64页 |
| 4.2.3 FeP/Ti的制备 | 第64-65页 |
| 4.2.4 材料表征 | 第65页 |
| 4.2.5 电化学表征 | 第6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 4.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65-70页 |
| 4.3.2 电催化HER性能表征 | 第70-7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96页 |
| 致谢 | 第96-9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