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土壤水库与旱地农业 | 第17-19页 |
1.2.1 土壤水库的概念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2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水库特征 | 第18-19页 |
1.3 地膜覆盖与旱地农业 | 第19-22页 |
1.3.1 农业地膜覆盖的兴起与发展 | 第19-20页 |
1.3.2 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 第20页 |
1.3.3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4 地膜覆盖对土壤其他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21页 |
1.3.5 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6 地膜覆盖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4 秸秆覆盖与旱地农业 | 第22-26页 |
1.4.1 秸秆覆盖的兴起与发展 | 第22-23页 |
1.4.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3页 |
1.4.3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3页 |
1.4.4 秸秆覆盖对土壤其他理化性状的影响影响 | 第23-24页 |
1.4.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6-2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旱作条件下作物水分-产量边界方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 第29-39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3.2.1 数据筛选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3.1 边界方程的建立 | 第31-35页 |
3.3.2 黄土高原春玉米边界方程 | 第35-36页 |
3.3.3 不同覆盖措施下水分产量关系 | 第36-37页 |
3.4 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不同覆盖措施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第39-4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4.2.1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第39-40页 |
4.2.1.1 长期定位试验 | 第39-40页 |
4.2.2 补充试验 | 第40页 |
4.2.3 数据测定和计算 | 第40-41页 |
4.2.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4.3.1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41-44页 |
4.3.2 对生物量和LAI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不同覆盖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5页 |
4.4 讨论 | 第45-46页 |
4.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长期地膜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 第47-56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5.2.1 数据测定和计算 | 第47页 |
5.2.2 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5.3 结果 | 第48-54页 |
5.3.1 试验年份降水分布 | 第48页 |
5.3.2 生育期土壤水分 | 第48-50页 |
5.3.3 休闲期土壤水分平衡 | 第50-52页 |
5.3.4 耗水量 (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 第52-54页 |
5.4 讨论 | 第54-55页 |
5.4.1 春玉米土壤水分利用 | 第54-55页 |
5.4.2 地膜覆盖及土壤水分可持续性 | 第55页 |
5.5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黄土塬区夏闲期地膜、秸秆及其组合覆盖的保水效果 | 第56-64页 |
6.1 引言 | 第56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6.2.1 试验设计 | 第56-57页 |
6.2.2 数据测定 | 第57-58页 |
6.2.3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6.3.1 休闲期降水贮存能力 | 第58-59页 |
6.3.1.1 夏闲期 500 cm土壤贮水量及降水贮存效率 | 第58-59页 |
6.3.1.2 夏闲期前后土壤含水量剖面分布 | 第59页 |
6.3.2 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 | 第59-61页 |
6.3.3 产量与土壤底墒的关系 | 第61页 |
6.4 讨论 | 第61-63页 |
6.4.1 夏闲期覆盖保墒效应 | 第61-62页 |
6.4.2 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 第62-63页 |
6.5 结论 | 第63-64页 |
第七章 不同地膜覆盖度下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64-75页 |
7.1 引言 | 第64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64-66页 |
7.2.1 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7.2.1.1 试验 1 | 第64-65页 |
7.2.2.2 试验 2 | 第65页 |
7.2.2 数据测定与分析 | 第65-66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7.3.1 地膜覆盖与土壤温度 | 第66-68页 |
7.3.2 地膜覆盖与土壤水分变化 | 第68-71页 |
7.3.3 不同地膜覆盖度对春玉米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7.4 讨论 | 第72-73页 |
7.4.1 土壤温度和作物生长 | 第72页 |
7.4.2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 | 第72-73页 |
7.5 结论 | 第73-75页 |
第八章 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耗水过程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75-81页 |
8.1 引言 | 第75-76页 |
8.2 试验设计 | 第76页 |
8.3 结果与分析 | 第76-79页 |
8.3.1 地膜覆盖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第76-77页 |
8.3.2 地膜覆盖对蒸腾效率及T/ET的影响 | 第77-78页 |
8.3.3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 | 第78-79页 |
8.4 讨论 | 第79页 |
8.5 结论 | 第79-81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9.2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5页 |
附录 | 第95-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