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 1 引言 | 第11-12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定义 | 第14页 |
·认知无线电场景的分类 | 第14-16页 |
·认知中继 | 第16-18页 |
·MIM0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中心控制和分布式控制频谱共享方案 | 第21-22页 |
·协作方式与非协作方式频谱共享方案 | 第22页 |
·潜在(underlldv)与重叠(overlldv)方式频谱共享方案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和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主要贡献 | 第24页 |
·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波束成形的用户调度算法概述 | 第26-35页 |
·引言 | 第26-28页 |
·系统模型 | 第28-29页 |
·回顾MIM0广播信道传输策略 | 第29-30页 |
·MIvM0下行链路采用TDMA方案 | 第29页 |
·MM0下行链路采用脏纸编码方案(DPc) | 第29页 |
·MMM0下行链路采用波束成形(BF)方案 | 第29-30页 |
·基于迫零波束成形的准正交用户选择算法(zFBF—sus) | 第30-34页 |
·ZFBF | 第30-31页 |
·准正交用户选择算法(sus) | 第31-33页 |
·zFBF—sus性能分析 | 第33页 |
·ZFBF-SUS复杂度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准公平用户调度算法研究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页 |
·系统模型 | 第35-37页 |
·天线选择 | 第37-39页 |
·接收机设计 | 第38-39页 |
·接收天线选择算法 | 第39页 |
·用户选择 | 第39-40页 |
·考虑公平性的用户选择算法 | 第40-43页 |
·PFs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PFs在用户调度中应用 | 第42-4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低复杂度算法与TDMA策略比较 | 第44-45页 |
·天线选择算法与无天线选择的方案的比较 | 第45-46页 |
·接收天线数的个数对容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变化对和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变化对和速率的影响 | 第48页 |
·考虑公平调度的算法性能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认知无线网络基于中继辅助MMM0传输方案研究 | 第51-67页 |
·MIM0认知无线电蜂窝技术简述与问题形成 | 第51-52页 |
·系统模型 | 第52-55页 |
·研究的场景介绍 | 第52-53页 |
·方案1中主用户蜂窝网络和认知无线网络的运营机制 | 第53-54页 |
·信噪比的推导 | 第54-55页 |
·联合的波束成形和用户调度 | 第55-57页 |
·采用广义特征向量分解的波束成形算法 | 第55-56页 |
·帧结构的设计 | 第56-57页 |
·性能分析 | 第57-62页 |
·在理想协方差矩阵反馈条件下,方案的和速率推导 | 第57-59页 |
·在理想协方差矩阵反馈条件下,方案2的和速率推导 | 第59-60页 |
·在非理想协方差矩阵反馈条件下,方案1的和速率推导 | 第60-6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工作总结 | 第67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