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1-15页 |
1.2.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2页 |
1.2.2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1.3 聚合酶链式反应概述 | 第15-18页 |
1.3.1 PCR技术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1.3.2 PCR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3 PCR技术的常规优化方法 | 第17-18页 |
1.4 纳米材料对PCR技术的优化 | 第18-22页 |
1.4.1 无机纳米材料 | 第18-21页 |
1.4.2 有机纳米材料 | 第21-22页 |
1.5 基因治疗 | 第22-25页 |
1.5.1 基因治疗简介 | 第22-23页 |
1.5.2 基因治疗载体系统 | 第23-24页 |
1.5.3 纳米材料在基因传递中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5-27页 |
1.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聚乙二醇化PEI包裹不同数目纳米金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第27-34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2.2.2 PEI-m PEG的合成 | 第28页 |
2.2.3 PEG?Au PENPs的合成 | 第28-29页 |
2.2.4 PEG?Au PENPs的表征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2.3.1 ~1H NMR分析结果 | 第30页 |
2.3.2 紫外分析 | 第30-31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1页 |
2.3.4 表面电势和水合粒径测试 | 第31-32页 |
2.3.5 细胞毒性研究 | 第32页 |
2.3.6 热导率的测量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聚乙二醇化PEI包裹纳米金颗粒用于PCR技术的优化及其机制研究 | 第34-44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3.2.2 二轮易错扩增体系 | 第35-36页 |
3.2.3 高GC含量扩增体系 | 第36页 |
3.2.4 优化实验 | 第36页 |
3.2.5 PCR产物检测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3.1 PEG?Au PENPs对二轮易错PCR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PEG?Au PENPs对高GC含量PCR体系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3 讨论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聚乙二醇化PEI包裹纳米金颗粒用于基因传递的研究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4.3.1 质粒D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4.3.2 质粒DNA的标记 | 第46-47页 |
4.3.3 各载体/pDNA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47页 |
4.3.4 细胞转染实验 | 第47-48页 |
4.3.5 细胞内吞实验 | 第48页 |
4.3.6 细胞内定位实验 | 第48-49页 |
4.4 实验结论 | 第49-55页 |
4.4.1 质粒DNA的提取 | 第49页 |
4.4.2 各载体/pDNA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49-51页 |
4.4.3 细胞转染实验 | 第51-53页 |
4.4.4 细胞内吞实验 | 第53页 |
4.4.5 细胞内定位实验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