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引言 | 第11页 |
1.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1.2.1 继电反馈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1.2.2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于继电反馈的PID参数自整定 | 第15-41页 |
2.1 PID参数自整定 | 第15-16页 |
2.1.1 PID参数自整定概念 | 第15页 |
2.1.2 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15-16页 |
2.2 继电反馈 | 第16-27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2.2 继电反馈算法 | 第17-18页 |
2.2.3 继电实验 | 第18-19页 |
2.2.4 整定规则 | 第19-20页 |
2.2.5 继电器极限振荡环测试 | 第20-27页 |
2.2.6 常用的继电整定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2.3 DC-DC变换器的PID参数自整定 | 第27-40页 |
2.3.1 Buck-Boost电路原理及电路校正 | 第28-33页 |
2.3.2 基于继电反馈的PID参数自整定 | 第33-35页 |
2.3.3 继电反馈在Buck电路中PID参数自整定的应用 | 第35-38页 |
2.3.4 输入扰动对自整定的影响 | 第38-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改变工作点后的模糊PID控制 | 第41-53页 |
3.1 模糊控制理论与模糊控制系统 | 第41-43页 |
3.1.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1-42页 |
3.1.2 模糊控制系统 | 第42-43页 |
3.2 模糊控制器 | 第43-51页 |
3.2.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43-45页 |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步骤 | 第45-50页 |
3.2.3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 第50-51页 |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自整定与自适应的在不同斩波电路中的应用 | 第53-56页 |
4.1 自整定与自适应的相辅相成 | 第53页 |
4.2 Boost电路的自整定设计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