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语及英文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18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1.2 病例诊断及选入标准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2.1 问卷调查 | 第18页 |
2.2.2 病例分组 | 第18页 |
2.2.3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2.2.4 疗效判定 | 第19页 |
2.2.5 一般资料 | 第19页 |
2.3 资料统计方法 | 第19-22页 |
2.3.1 制定统一的观察指标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 第19页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33页 |
3.1 一般资料的可比性 | 第22-23页 |
3.2 产母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相关性分析 | 第23-25页 |
3.3 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3.4 两组疗效 | 第26-27页 |
3.5 复方甘草酸苷对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 第27-32页 |
3.6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经皮测胆红素与静脉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3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表1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产母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因素调查表 | 第45-47页 |
附表2 观察组患儿临床指标与治疗转归登记表 | 第47-49页 |
附表3 对照组患儿临床指标与治疗转归登记表 | 第49-51页 |
综述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新进展 | 第5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