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1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与实践 | 第10-15页 |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 | 第10-11页 |
·西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 | 第11-13页 |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 | 第13-15页 |
第2章 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28页 |
·社会融资总量概念的提出 | 第15-16页 |
·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特征分析 | 第16-20页 |
·社会融资总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 | 第16-18页 |
·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关性 | 第18-20页 |
·社会融资总量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 第20-28页 |
·社会融资总量与GDP的关联度 | 第21-24页 |
·社会融资总量与和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的关联度 | 第24-28页 |
第3章 社会融资总量是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补充 | 第28-33页 |
·社会融资总量无法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28-30页 |
·社会融资总量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 | 第28-29页 |
·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关性特征不明显 | 第29-30页 |
·社会融资总量是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补充 | 第30-33页 |
第4章 制度建设 | 第33-36页 |
·完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作用 | 第33-34页 |
·加强社会融资总量的补充作用 | 第34-36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