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缩略词表 | 第8-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4页 |
|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 第14-18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2.1.1 入选标准 | 第14页 |
| 2.1.2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 2.1.3 伦理学研究要求 | 第15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 2.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 第15页 |
| 2.2.2 血清的制备 | 第15页 |
| 2.2.3 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5页 |
| 2.2.4 血清1,25(OH)_2D_3的测定 | 第15-17页 |
| 2.2.5 颈动脉彩超检查 | 第17页 |
| 2.2.6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8-22页 |
| 3.1 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8-19页 |
| 3.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比较 | 第19页 |
| 3.3 糖尿病组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9-20页 |
| 3.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 3.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第21-22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2-27页 |
| 4.1 1,25(OH)_2D_3与糖尿病 | 第22-23页 |
| 4.2 高血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第23-24页 |
| 4.3 1,25(OH)_2D_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第24-27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 文献综述 | 第33-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