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及磁性物合成与吸附性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16-17页
1 绪论第17-42页
    1.1 秸秆的性质及资源化利用第17-21页
        1.1.1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及资源化利用第17-18页
        1.1.2 农作物秸秆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第18-21页
    1.2 农作物秸秆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应用第21-27页
        1.2.1 农作物秸秆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第21页
        1.2.2 农作物秸秆的化学改性方法第21-27页
    1.3 秸秆在重金属离子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7-31页
        1.3.1 重金属离子污水的危害及治理方法第27-28页
        1.3.2 秸秆在处理单一组份重金属污水中的应用第28-30页
        1.3.3 利用秸秆处理多组分的重金属离子污水第30-31页
    1.4 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第31-41页
        1.4.1 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等温线模型第31-34页
        1.4.2 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第34-36页
        1.4.3 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第36-39页
        1.4.4 吸附机理第39-41页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第41-42页
2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及磁性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2-67页
    2.1 引言第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6页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2-43页
        2.2.2 制备与分析第43-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66页
        2.3.1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的合成第47-53页
        2.3.2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的表征第53-56页
        2.3.3 磁性-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的合成第56-60页
        2.3.4 磁性-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的表征第60-66页
    2.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3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及磁性衍生物对Cd(Ⅱ)的吸附研究第67-93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实验部分第67-70页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7-68页
        3.2.2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及磁性衍生物吸附剂的制备第68页
        3.2.3 吸附实验方法第68-7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0-91页
        3.3.1 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S-MS)吸附Cd(Ⅱ)的机理研究第70-74页
        3.3.2 磁性-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M-S-MS)吸附Cd(Ⅱ)的机理研究第74-79页
        3.3.3 吸附条件对玉米秸秆吸附剂(NaS-MS和M-NaS-MS)吸附Cd(Ⅱ)的影响第79-88页
        3.3.4 吸附剂的再生与Cd(Ⅱ)的回收第88-91页
    3.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4 吸附剂(NaS-MS)在分离回收镉镍混合溶液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第93-111页
    4.1 引言第93页
    4.2 实验部分第93-95页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93页
        4.2.2 吸附实验方法第93-9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5-110页
        4.3.1 吸附时间对镉镍混合溶液的竞争吸附影响第95-97页
        4.3.2 pH值对镉镍混合溶液的竞争吸附影响第97页
        4.3.3 镉镍混合溶液的竞争吸附等温线第97-100页
        4.3.4 竞争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第100-103页
        4.3.5 吸附剂投加量对分离镉镍混合溶液的影响第103-104页
        4.3.6 基于竞争吸附分离回收镉镍混合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第104-109页
        4.3.7 从模拟镉镍电池废水中分离Cd(Ⅱ)和Ni(Ⅱ)第109-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1-114页
    5.1 结论第111-112页
    5.2 创新点第112-113页
    5.3 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表面处理方法对聚醚醚酮弯曲强度的影响
下一篇:双能量CT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