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8-19页 |
1 绪论 | 第19-39页 |
1.1 西南水电消纳和调峰问题 | 第19-27页 |
1.1.1 西南水电总体状况 | 第19-21页 |
1.1.2 西南水电主要特点 | 第21-23页 |
1.1.3 西南水电消纳问题 | 第23-26页 |
1.1.4 西南水电调峰问题 | 第26-27页 |
1.2 本文聚焦的西南水电调度关键科学问题 | 第27-29页 |
1.2.1 大小水电协调调度问题 | 第28页 |
1.2.2 跨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调度问题 | 第28页 |
1.2.3 特高压直流水电与受端电源混联多电网调峰问题 | 第28-2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1.4 论文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2 逐级并网输电限制下大小水电长期协调消纳方法 | 第39-63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大小水电捆绑送出的通道阻塞问题 | 第40-43页 |
2.2.1 大小水电捆绑送出问题 | 第40页 |
2.2.2 阻塞通道描述和处理方法 | 第40-43页 |
2.3 逐级并网输电限制下大小水电长期协调消纳问题建模 | 第43-45页 |
2.3.1 目标函数 | 第43-44页 |
2.3.2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2.4 逐级并网输电限制下大小水电长期协调消纳问题求解方法 | 第45-50页 |
2.4.1 总体求解框架 | 第45-47页 |
2.4.2 小水电能力预测方法 | 第47-48页 |
2.4.3 大中型水电低维搜索算法 | 第48页 |
2.4.4 弃水出力分配方法 | 第48-50页 |
2.4.5 模型求解流程及步骤 | 第50页 |
2.5 应用实例 | 第50-62页 |
2.5.1 工程背景 | 第50-54页 |
2.5.2 协调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2.5.3 弃水出力分配结果 | 第58-6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3 考虑小水电出力不确定性的大小水电短期联合调度方法 | 第63-79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小水电出力不确定性情景分析方法 | 第63-68页 |
3.2.1 情景描述 | 第64页 |
3.2.2 情景缩减及条件概率分布确定 | 第64-68页 |
3.2.3 多小水电情景组合 | 第68页 |
3.3 数学模型 | 第68-71页 |
3.3.1 目标函数 | 第68-69页 |
3.3.2 替代目标函数 | 第69页 |
3.3.3 约束条件 | 第69-71页 |
3.4 模型求解 | 第71-72页 |
3.4.1 水电降维搜索算法 | 第71页 |
3.4.2 模型求解流程及步骤 | 第71-72页 |
3.5 应用实例 | 第72-78页 |
3.5.1 工程背景 | 第72-73页 |
3.5.2 小水电情景分析 | 第73-75页 |
3.5.3 模型效果分析 | 第75-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跨流域跨省梯级水电站群长期典型日调峰电量最大模型 | 第79-95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数学模型 | 第80-83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80-81页 |
4.2.2 替代目标函数 | 第81-82页 |
4.2.3 约束条件 | 第82-83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83-88页 |
4.3.1 负荷重构方法 | 第83页 |
4.3.2 逐次切负荷方法 | 第83-84页 |
4.3.3 网间电力分配方法 | 第84-85页 |
4.3.4 模型求解流程及步骤 | 第85-88页 |
4.4 应用实例 | 第88-94页 |
4.4.1 工程背景 | 第88-89页 |
4.4.2 算例分析 | 第89-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5 特高压直流水电与受端多电源混联多电网调峰方法 | 第95-119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数学模型 | 第96-102页 |
5.2.1 目标函数 | 第96-97页 |
5.2.2 约束条件 | 第97-102页 |
5.3 模型求解 | 第102-108页 |
5.3.1 总体求解框架 | 第102-103页 |
5.3.2 抽水蓄能电站启发式搜索算法 | 第103-104页 |
5.3.3 水电混合降维搜索算法 | 第104-105页 |
5.3.4 火电改进切负荷调峰方法 | 第105页 |
5.3.5 网间电力分配的二次规划方法 | 第105-107页 |
5.3.6 多源协调方法求解步骤 | 第107-108页 |
5.4 应用实例 | 第108-118页 |
5.4.1 工程背景 | 第108-111页 |
5.4.2 算例分析 | 第111-11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6.1 结论 | 第119-120页 |
6.2 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6.3 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2-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